寻雍尊师隐居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连绵陡峭的苍翠山峰高耸入云端,远离尘嚣已经不记得过了多少年。
拨开云雾去找寻隐秘树林的山间古道,依靠着石头听潺潺的流水声。
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停着白鹤正在休息入眠。
与雍尊师交谈起来一直到江水已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注释
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名字、生平不详。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
群峭:连绵陡峭的山峰。
”花暖“二句:都是指道行高深之意。《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杨齐贤曰:青牛,花叶上青虫也。有两角,如蜗牛,故云。琦按:“青牛”、“白鹤”,不过用道家事耳,不必别作创解。
寻雍尊师隐居问答
问:《寻雍尊师隐居》的作者是谁?
答:寻雍尊师隐居的作者是李白
问:寻雍尊师隐居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寻雍尊师隐居是唐代的作品
问:寻雍尊师隐居是什么体裁?
答:五律
问: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出自 唐代李白的《寻雍尊师隐居》
问: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的下一句是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问: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寻雍尊师隐居赏析
此诗写作时间难以确定,可能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作于蜀中。
此诗首联“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从大处落笔,起势不凡。“峭”壮群峰之势,“碧”绘其色,补以“摩天”二字,壮观的景象全出。这是些雍尊师隐居所在。下句“逍遥”二字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不记年”则为补足“逍遥”之意,远离尘嚣,连岁月的流逝都不屑去计算了。上句写景,下句写人,写景也为写人,人景浑然一体,显得崇高、挺拔、永恒。
颔联“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紧扣诗题,着意写“寻”。“拨”与“寻”二字绝妙,生动地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力攀登之后,斜靠在长藤古树之上,一览众山景色,倾听流泉欢歌。上句从视觉着笔,写行寻的艰难和乐趣;下句则从听觉落墨,流泉叮咚,沁心悦耳。
颈联“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以五彩交辉的浓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用青牛、白鹤来点缀隐居处,又用花和松做烘托,“卧”与“眠”清幽、安谧、静美的境界活脱而出。
尾联“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以素冷的色调,泼墨挥洒出一幅清幽隽永的画面。上句“语来”二字,省去了诗人与雍尊师的高谈阔论的细节,但可以想象他们感情之融洽,谈吐之投机。开怀畅饮,不觉已是黄昏,只好分手。诗人独自从寒烟笼罩的摩天碧峰上走下来。“下”字不仅与首句呼应,还别有情趣,与“暮”“独”“寒”三字在一联中连用,使人顿生寒气扑面而至之感。
- 再用示方山人韵二首不羡千金狐腋裘,只知饱暖度春秋。如今万事皆逾分,此外何求更不休。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九初献奏禧安之曲大报于帝,玄德升闻。酬齐良洁,姿盛苾芬。
- 题僧寺世情冷暖由分别,何必区区较异同。但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
- 读苏子瞻韩干马图诗我虽不见韩干马,一读公诗如见者。韩生画马常苦肥,肉中藏骨以为奇。开元有臣善司牧,四十万匹屯山谷。养之罕用食之丰,力不曾施空长肉。韩生图像无乃然,我谓韩生巧未全,君不见昔时骐骥人未得,饥守盐车惟有骨。昂藏不受尘土侵,伯乐未来空伫立。骐骥乏食肉常臞,韩生不写瘦马驹。谁能为骥传之图,不如凡马饱青刍。
- 夷齐夷齐双骨已成尘,独有清名日日新。饿死沟中人不识,可怜今古几何人。
- 题赵大年小影霜轻榆柳未全黄,两岸菰蒲洲渚长。鸥鸟背人飞扑漉,西风尝是入斜阳。
- 重九病余惟有骨崚嶒,节物催人祗自惊,肩比寒山为独耸,心将秋水觉双清。正冠落帽俱儿戏,采菊囊萸不老成。寂寞空斋卷书坐,欲持杯酒为准倾。
- 送郑少卿景望知建宁清庙图书宝,熙朝雅颂音。频繁炻节召,荏苒二毛侵。衣饭家才足,丘园意亦深。卧听床下士,时作武侯吟。
- 题扇七首裁就霜纨未副挥,濡毫欲下更迟迟。昔游尚记芜湖夜,把酒中秋见月时。
- 晓露侵短褐晓寒轻,星斗阑干野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豆花深处草虫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