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坡玉糁诗因成一绝续去年芋茎羹后寄丘林
此羹若使东坡见,尤怪枯茎化得偏。
注释
【原题】:
读东坡玉糁诗因成一绝续去年芋茎羹后寄丘林陈三友
读东坡玉糁诗因成一绝续去年芋茎羹后寄丘林问答
问:《读东坡玉糁诗因成一绝续去年芋茎羹后寄丘林》的作者是谁?
答:读东坡玉糁诗因成一绝续去年芋茎羹后寄丘林的作者是陈藻
问:读东坡玉糁诗因成一绝续去年芋茎羹后寄丘林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读东坡玉糁诗因成一绝续去年芋茎羹后寄丘林是宋代的作品
问:味有酥陀出自天,芋成玉糁却同然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味有酥陀出自天,芋成玉糁却同然 出自 宋代陈藻的《读东坡玉糁诗因成一绝续去年芋茎羹后寄丘林》
问:味有酥陀出自天,芋成玉糁却同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味有酥陀出自天,芋成玉糁却同然 的下一句是 此羹若使东坡见,尤怪枯茎化得偏。
问:出自陈藻的名句有哪些?
答:陈藻名句大全
- 送李观之宣州谒袁中丞赋得三州渡古渡大江滨,西南距要津。自当舟楫路,应济往来人。翻浪惊飞鸟,回风起绿苹。君看波上客,岁晚独垂纶。
- 池上曲晓雨生池荷,圆珠漾新绿。入手不成珠,空歌彩莲曲。
- 促拍满路花(瑞香)名花无影迹,寒气日凄凉。人间千万树,歇芬芳。紫微宫女,仙驭降霓裳。名在仙班簿,不属尘凡,洞天密锁云窗。遗珰连宝珥,人间识天香。凝寒承雨露,傲冰霜。凌仙仙子,邂逅水云乡。更约南枝友,游遍江南,共归三岛扶桑。
- 晁错论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 经古行宫(一作经华清宫)台阁参差倚太阳,年年花发满山香。重门勘锁青春晚,深殿垂帘白日长。草色芊绵侵御路,泉声呜咽绕宫墙。先皇一去无回驾,红粉云环空断肠。
- 吊曹觐款军樵门日再晡,空弮犹自把戈鈇。身垂虎口方安坐,命若鸿毛竟败呼。柱下杲卿曾断骨,袴中杵臼得遗孤。可怜三尺英雄气,不怕山西士大夫。
- 舟行寄李湖州客愁无次第,川路重辛勤。藻密行舟涩,湾多转楫频。薄游空感惠,失计自怜贫。赖有汀洲句,时时慰远人。
- 赠石工二首禹世龙门巧凿人,传来心法妙通神。倩渠斲取擎天柱,撑拄明堂亿万春。
- 贺幸普济寺应制南方宝界几由旬,八部同瞻一佛身。寺压山河天宇静,楼悬日月镜光新。重城柳暗东风曙,复道花明上苑春。向晚銮舆归凤阙,曲江池上动青蘋。
- 忆皎然上人未得从师去,人间万事劳。云门不可见,山木已应高。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何由宿峰顶,窗里望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