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西湖风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鲜丽。鸥鸟白鹭安稳地睡眠,它们早就听惯了不停的管弦乐声。 那风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铺成的田野,有谁还会羡慕乘鸾飞升成仙呢,这时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
注释
云物:云彩、风物。
琼田:传说中的玉田。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问答
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的作者是谁?
答: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的作者是欧阳修
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是宋代的作品
问: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出自 宋代欧阳修的《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问: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的下一句是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问:出自欧阳修的名句有哪些?
答:欧阳修名句大全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赏析
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侧重于月色下的西湖,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着力表现西湖的恬静脱俗。词人用鸥鹭闲眠来烘托,一方面突出西湖的静谧,另一方面暗示西湖的游客的高雅脱俗,没有功利之心:尽管游人往来、管弦声声,但是鸥鹭毫不戒备,依然安睡。
词一开始,作者便充满喜悦之情地衷心赞美西湖。湖上的“鸥鹭闲眠”,表明已经是夜晚。宋代士大夫们游湖,习惯带上歌妓,丝竹管弦,极尽游乐之兴。
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早已听惯不惊。这一方面表明欧公与好友陶醉于湖光山色间;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欧公退隐之后,已无机心,故能与鸥鹭相处。相传古时海边有个喜爱鸥鸟的人,每天早上到海边,鸥鸟群集,与之嬉戏。欧公引退之后,欢度晚年,胸怀坦荡,与物有情,故能使鸥鹭忘机。
词的下片写月下西湖的景色及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虽然西湖之美多姿多态,但比较而言要数“风清月白偏宜夜”最有诗意了。清风徐徐,月光皎洁,湖水澄澈,晶莹透明,月光一照,闪闪发光。这时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广袤无际,好似“一片琼田”。“琼田”即神话传说中的玉田,此处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这种境界会使人感到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人在此时此境中,很容易产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谁还愿意乘着骖鸾做神仙呢!后来张孝祥过洞庭湖作《念奴娇》云“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且曰“妙处难与君说 ”,同此境界,同此会心。
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
- 暮春索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才闻莺啭夸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藉两梁冠。酒罇何必劳人劝,且折余花更尽欢。
- 陪王庶子游后湖涵虚阁悬圃清虚乍过秋,看山寻水上兹楼。轻鸥的的飞难没,红叶纷纷晚更稠。
- 雨中花慢一点灵源,澄湛照彻,多生浩劫情尘。有不夜壶天风物,亘古仍存。踞阃玉麟哮吼,对床石女谈论。海童微念,寥天晴雪,不下鸥群。蛸翘蠢蠕,同入吹嘘,寒谷为我回春。那更有、越吟思旧,楚些招魂。尽恁铜盘蜡炬,摩挲晚照余曛。神丹既济,玄珠好在,默默昏昏。
- 三韵杂咏七首鹭白固匪珍,邪墨亦非贵。使其色相反,人皆竞称瑞。世情惟尚奇,在理则为蔽。
- 夏日满庭新绿午阴阴,风弄疏帘雨弄晴。窗下岸书眠一觉,不知人世有公卿。
- 岁日赠拒非君思曲水嗟身老,我望通州感道穷。同入新年两行泪,白头翁坐说城中。
- 赏梅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十四字传和靖后,又传君际五言诗。
- 高士咏。荷蓧晨门荷蓧隐耕艺,晨门潜抱关。道尊名可贱,理惬心弥闲。混迹是非域,纵怀天地间。同讥孔宣父,匿景杳不还。
- 挽王简卿侍郎三首末着尤奇特,杯行忽坐亡。无香分侍女,有砚遗诸郎。长乐旌旗改,平泉竹石荒。公今呼不应,浮议果何伤。
- 偈颂一百零一首春行万国春无迹,腊雪消残始见功。头头应现,处处流通。木马泥牛吼,花柳撼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