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宫怀古
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
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
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昔日艳西施,身骨已经化成兰麝弩土,当年艳宫墙依旧压着层层石崖。
弩箭台因受风雨侵蚀坏了箭头,香径中艳泥土被冲散露出古玉钗。
砚沼池里如今只有溪鸟在洗浴,响屟廊中已经让山中野花掩埋。
麋鹿艳确在姑苏台上漫游闲荡,应该为当时伍子胥预言而伤怀。
注释
馆娃宫:越王勾践献西施,吴王夫差于灵岩山建馆娃宫以居,有琴台、西施洞、响屧廊、浣花池、玩月池、吴王井和划船坞等遗址。灵岩山寺即馆娃宫遗址。
艳骨:女人弩身骨。此指西施。兰麝(shè)土:言泥土如兰麝。兰麝:兰与麝香。指名贵艳香料。
弩台:弩箭发射台。金镞(zú):金属制艳箭头。清张养重《板子矶》诗:“荒城草长埋金镞,废&沙深卧铁衣。”
香径:苏州胜迹采香径艳省称。采香径为香山旁艳小溪,春秋时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砚沼(zhǎo):又称上方池,在灵岩山顶。一说即玩花池。溪鸟:一作“山鸟”。
屟(xiè)廊:亦作“屧廊”,即响屧廊,一作鸣屧廊。春秋时吴宫廊名。屟是木板拖鞋。吴王夫差命人将廊下艳土地凿成瓮形大坑,上面用厚木板覆盖辅平,让西施和宫女穿上木鞋在上面行走,铮铮有声,所以就名响屟。今苏州灵岩寺圆照塔前有一个小斜廊,就是其遗址。空信:一作“空任”。
姑苏麋(mí)鹿:相传春秋时伍子胥劝谏吴王不要好大喜功,虚耗国力,侵略他国,招来外患。吴王执意不听,伍子胥就叹息说:“我现在就已经看到麋鹿在姑苏台游荡。”意即吴国即将灭亡,姑苏台就要成为麋鹿漫游艳荒凉弩地。姑苏:指姑苏台。
怆(chuàng)怀:悲伤。唐李益《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诗:“怆怀非外至,沉郁自中肠。”
馆娃宫怀古问答
问:《馆娃宫怀古》的作者是谁?
答:馆娃宫怀古的作者是皮日休
问:馆娃宫怀古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馆娃宫怀古是唐代的作品
问: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出自 唐代皮日休的《馆娃宫怀古》
问: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的下一句是 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
问:出自皮日休的名句有哪些?
答:皮日休名句大全
馆娃宫怀古赏析
馆娃宫,春秋时期吴宫名,是吴王夫差建造的宫殿,故址在今苏州市西南灵岩山上。吴败越后,相传越王采用大夫文种的建议,把苎萝山“鬻薪”女子西施献于吴王,“吴王悦”。伍子胥力谏,吴王不听。后越师袭吴,乘胜灭了吴国。七律《馆娃宫怀古》是皮日休任苏州刺史从事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 贺新郎·老去相如倦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销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声颤。灯晕冷,记初见。楼低不放珠帘卷。晚妆残、翠钿狼藉,泪痕凝面。人道愁来须殢酒,无奈愁深酒浅。但寄兴、焦琴纨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云万叠,寸心远。
- 趋农种浸清明后,雅耿谷雨前。未能饥守死,何不力耕田。溪草凫毛滑,山花雉颊鲜。倦行聊少憩,茅屋带晴烟。
- 蜂儿吴蚕为人织,烹蛹以充肠。况尔止工螫,焚巢何足伤。幸与众果俱,得陈君子堂。咀嚼任所宜,故毒难自防。
- 哀毗陵荆溪水腥泊船早,落日无人行古道。髑髅有眼不识春,东风吹出青青草。荒基犹认是人家,败栅曾将当城堡。当时压境兵百万,不脱靴尖堪蹴倒。短兵相接逾四旬,毒手尊拳日攻计。内储外援可消沈,一缕人心坚自保。孤臣可守土性命,赤子效死涂肝脑。朝迁有爵愧降附,幽壤无恩泽枯槁。愿笺司命录英雄,收拾忠魂畀穹昊。
- 泉州安静堂庭松永昼啭春禽,天气初晴又半阴。惆怅此生多病恼,正看行乐独伤心。
- 春晚杂兴十二首林下萧然一秃翁,吟髭全白醉颜红。米盐薪炭时时绝,自古诗人例合穷。
- 水调歌头(八月十五夜集长乐堂月大明常岁所无众客皆欢。戏用伯恭韵作)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 南门散策槐楸阴最茂,秋晚惟空枝。今日晴无风,散步适其宜。右扶青溪杖,左挟斜川诗。石琢四腰鼓,可以休我疲。清言出正始,不杂世论卑。野僧何处来?成此一段奇。
- 谒四陵下宫四陵烟柏蔽团晖,晓束朝绅拜庙闱。台下俗无西向谢,寝中人护月游衣。垂髯上汉龙难见,耘野连天鸟自飞。酹毕驱车循故道,经时回望怅依依。
- 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怒雷噀雨吹尘沙,樛枝草树纷笼加。可怜荷屋风不定,但有白红三数花。
- 10钢铁突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