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十梁山洎见

行到平湖意自宽,繁花仍得就船看。
回头却向吴侬说,从此远游心未阑。

注释


【原题】: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十梁山洎见荷花忆吴兴五绝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十梁山洎见问答

问:《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十梁山洎见》的作者是谁?
答: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十梁山洎见的作者是苏辙
问: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十梁山洎见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十梁山洎见是宋代的作品
问:行到平湖意自宽,繁花仍得就船看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行到平湖意自宽,繁花仍得就船看 出自 宋代苏辙的《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十梁山洎见》
问:行到平湖意自宽,繁花仍得就船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行到平湖意自宽,繁花仍得就船看 的下一句是 回头却向吴侬说,从此远游心未阑。
问:出自苏辙的名句有哪些?
答:苏辙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寒蜩
    山月满地流金波,寒蜩向秋鸣更多。大都时节使如此,止尔不得将奈何。
  • 臞庵五首
    霜落川原淡,风高木叶丹。云垂千顷白,月堕一江寒。礼佛因成塔,焚香旋筑坛。竹声过小院,杂佩响珊珊。
  • 召公谏厉王止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 青玉案
    蒲葵佳节初经雨。正栏槛、薰风度。满泛香蒲斟醁醑。故人情厚,艳歌娇舞。总是留宾处。榴花照眼江天暮。醉里春情荡轻絮。岂止卷帘通一顾。今宵酒醒,一襟风露。梦指高唐去。
  • 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兼得一般平。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 杂咏五言八首
    难寻楚三户,不记汉千门。独有灵光殿,长因一赋存。
  • 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明德舞
    惟彼岐阳,德大流光。载造周室,泽及遐荒。於铄圣祖,上帝是皇。乃圣乃神,知微知彰。新庙奕奕,丰年穰穰。取彼血膋,以往蒸尝。黍稷惟馨,笾豆大房。工祝致告,受福无疆。
  •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廛居倦喧卑,区中憎狭隘。游目宇宙间,山河真砺带。一啸万林端,呼风作天籁。
  • 题人画扇十首
    惨惨江天散六花,磷磷寒碧不藏砂。扁舟蓑笠撑何去,应向溪头问酒家。
  • 涧底松-念寒俊也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