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淮上遇便风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清澈的淮水浩浩荡荡,好像与天河汇合同流,远风打从万里吹来,吹送着我小小的归舟。
黄昏时假如泊舟在喧闹低湿的地方,将令我忧愁。愿长风把我的行舟吹进辽阔的大海,在那儿我才能领受真正的自由。
注释
淮上遇便风:原作者不详。
浩荡清淮:清沏的淮水波涛浩荡。天共流:看天与水交接的远处,水天一色,似乎在一起流。浩荡,形容河宽水盛。天共流:看天与水交接的远处,水天一色,
长风:远风。
喧卑地:喧嚣低湿之地。卑地,低湿之地。卑,低。
沧溟:指水弥漫貌,常用以指大海。
和淮上遇便风问答
问:《和淮上遇便风》的作者是谁?
答:和淮上遇便风的作者是苏舜钦
问:和淮上遇便风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和淮上遇便风是宋代的作品
问:和淮上遇便风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出自 宋代苏舜钦的《和淮上遇便风》
问: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的下一句是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问:出自苏舜钦的名句有哪些?
答:苏舜钦名句大全
和淮上遇便风赏析
这是一首唱和之作。原诗题意不过是在淮河上航行遇到了顺风,和作好在能另辟新境,立意高远。
首二句意境阔大,感情奔放,“浩荡”写水势盛大,“清淮”写水色澄碧,“天共流”写水天相接,因天色清明,故水天一色,舟中人视之,如水天共流。在这个雄浑的背景上,一一叶扁舟正乘长风破万里浪,驰向远方的故乡。诗人按照唱和诗的习惯,非常巧妙地以“浩荡清淮”和“风送归舟”点了题,同时抒发了顺风乘舟的快感和豪放轩昂的胸怀。
后两句描写浪漫的想象。诗人发愁,因为晚上船不得不停泊在狭窄而吵闹的小港口。结尾笔锋一转,顿生豪情。但愿乘长风万里,破白浪滔滔,驰入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只有在这浩渺辽阔的天地中,诗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自在。全诗现实的描绘和浪漫的想象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感情层层推进,一泻千里,表层流露的是乘风破浪之快意,而深层表达的则是诗人豪迈壮阔的情怀。迹其生平,诗人数次上书朝廷,于朝政无所回避,疾愤群小,屡为佞人所冤陷,其“愤懑之气,不能自平”,故有“吹入沧溟始自由”之想,意即冲破一切人为羁绊,求得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诗人就是这样借江流天地、长风万里、沧溟浩渺来抒写自己豪迈不羁,壮志凌云的自由之情。综上所析,宦海浮沉,人生苦短,诗人不管是贬官降职,流放他乡,还是为人构陷,壮志未酬,不管是路遇不平,前途凶险,还是思有郁结,心灵不展,他们都能够在观照自然,神游天地的审美愉悦中解除痛苦,超越自我。是天地山川赋予他们包容万象的博大胸怀,是江河湖海赋予他们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是自然造化赋予他们自由奔放的生命激情。
二、四句明显具有寄托和象征意义。苏舜钦政治上倾向于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多次上书言政,反遭保守派诬陷,而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这首诗在痛快淋漓地描述顺风乘舟情景的同时,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表达了对保守派群小的蔑视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显露出诗人高洁的人格和兀傲不群的个性。
- 次韵子封承之游桃花坞二首闾门行乐送诏华,闲访城阴野老家。黄蝶得晴飞菜叶,翠禽隔浦啄桃花。衡门倒屐临官路,古渡横舟阁浅沙。亦有诗人时一到,醉吟行尽夕阳斜。
- 花石诗十一章圣主胸襟包率土,天锡园池乃如许。坐观块石与根茎,无乃卑乃不足数。
- 颂古三十八首九年冷坐已敢阙,只履西归脱空。后代儿孙空妄想,鸥鸪啼不为春风。
- 题罗观光所藏李仲宾墨竹以笔写竹如写字,何独钟王擅能事。同是蒙恬一管笔,老手变化自然异。胸中渭川有千亩,咄嗟办此箨龙易。竹叶竹枝竹本根,方寸中藏竹天地。幼年癖好此亦颇,万卷书右竹图左。妄希眉山苏谪仙,拟学湖州文与可。眉山一枝或两枝,湖州千朵复万朵。李侯有之以似之,袖手独观谁识我。
- 妇女之孝二十首赵津吏女傥得代父死,诚非爱妾身。不图君聘妾,向道有严亲。
- 春词七首柳困花慵风力轻,脱禅衣裌过清明。唤晴唤雨鸠无准,飞去飞来燕有情。
- 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晁子抱材耕谷口,世有高贤践台斗。顷随计吏西入关,关夫数日传车还。封侯半属妄校尉,射虎猛将犹行间。无因自致青云上,浪说诸公见嗟赏。骥伏盐车不称情,轻裘肥马凤凰城。归来作诗谢同列,句与桃李争春荣。十年山林廖居士,今随诏书称举子。文章宏丽学西京,新有诗声似侯喜。君不见古来良为知音难,绝弦不为时人弹。已喜琼枝在我侧,更恨桂树无由攀。千里风期初不隔,独怜形迹滞河山。
- 因悟因悟维颠匪一绳,遂无心续祖师灯。只图尘苞难窥影,远入深峰不记层。土木形骸从朽腐,冰霜志节自坚凝。非吾同伴如相觅,牢闭蓬门定不譍。
- 诗一首閒如云鹤散如仙,逸士声名处处传。诗自会来轻物象,道从高后小林泉。谋身只置煎茶鼎,积货惟收卖药钱。见说新居更幽僻,为忧徵诏到门前。
- 薄媚(排遍第九)自笑平生,英气凌云,凉然万里宣威。那知此际。熊虎涂穷,来伴麋鹿卑栖。既甘臣妾,犹不许,何为计。争若都燔宝器。尽诛吾妻子。径将死战决雄雌。天意恐怜之。偶闻太宰,正擅权,贪赂市恩私。因将宝玩献诚,虽脱霜戈,石室囚系。忧嗟又经时。恨不如巢燕自由归。残月朦胧,寒雨萧萧,有血都成泪。备尝险厄返邦畿。冤愤刻肝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