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正册——惜春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注释
《红楼梦》第五回
金陵十二钗正册——惜春问答
问:《金陵十二钗正册——惜春》的作者是谁?
答:金陵十二钗正册——惜春的作者是曹雪芹
问:金陵十二钗正册——惜春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金陵十二钗正册——惜春是清代的作品
问: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出自 清代曹雪芹的《金陵十二钗正册——惜春》
问: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的下一句是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问:出自曹雪芹的名句有哪些?
答:曹雪芹名句大全
金陵十二钗正册——惜春赏析
判词首句"勘破三春景不长"中"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所以说景不长。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所以说"景不长"。
第二句"缁衣顿改昔年妆",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
这两句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
第三、四句"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具体指出贾
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过着"缁衣
乞食"的生活。当然,这里的"乞食"并不一定就指像乞丐一
样讨饭,但生活艰难,颠沛流离的命运是难以逃脱的。
这首判词写惜春由三个姐姐的不幸遭遇预感到,自己将来也不会有好结果,决定出家为尼。但这条逃避现实的道路凄凉孤独,仍然是行不通的。诗里流露的同情与惋惜,明显地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情。
我们从《判词》中可以看出,贾府的这四位小姐的遭遇,都是比较悲惨凄苦的。所谓元、迎、探、惜,就是“原应叹息”四字的谐音,这反映了作者对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寄寓的思想内容与社会意义。但只限于“叹息”是远远不够的。
- 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昔君乐游园,怅望天欲曛。今我大江上,快意波翻云。秋空压澶漫,澒洞无垢氛。四顾皆豁达,我眉今日伸。长安隘朝市,百道走埃尘。轩车随对列,骨肉非本亲。夸游丞相第,偷入常侍门。爱君直如发,勿念江湖人。
- 唐享太庙乐章。雍和二首在涤嘉豢,丽碑敬牲。角握之牝,色纯之騂。火传阳燧,水溉阴精。太公胖俎,傅说和羹。俎豆有馥,齐盛洁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鼓钟管磬,肃唱和鸣。皇皇后祖,来我思成。
- 和至卿叙述三首长年英气易消磨,穷达其如有命何。进德要须涵养熟,读书不在见闻多。挥犀款曲思君话,烹鲤殷勤约我过。镜里素丝侵绿鬓,着鞭圣域莫蹉跎。
- 句巧须出大造,清欲与秋争。鸟残桃见核,虫蠹叶留痕。
- 徐毅斋为东翔侄改字为存子心酬万事好深惟,来不须迎去莫随。天理面前还他细,梦醒休似梦酣时。
- 偈颂一百五十首我有一言,彻根彻源。举之不全,听之不圆。拟问如何,苍天苍天。
- 庆春时倚天楼殿,升平风月,彩仗春移。鸾丝凤竹,长生调里,迎得翠舆归。雕鞍游罢,何处还有心期。浓熏翠被,深停画烛,人约月西时。
- 赠孙花翁我生头发未燥时,花间已歌花翁诗。我发既长今渐白,犹见花翁好颜色。举酒祝翁寿百年,我为诗孙戏翁边。
- 采莲曲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将军大旆扫狂童,诏选名贤赞武功。暂逐虎牙临故绛,远含鸡舌过新丰。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早勒勋庸燕石上,伫光纶綍汉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