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赠内人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月光由宫门移到树梢,媚眼只看那宿鹭的窝巢。
在灯影旁拔下头上玉钗,挑开灯焰救出扑火飞蛾。

注释
内人:指宫女。因皇宫又称大内,故宫女称内人。
禁门:宫门。
宿鹭:指双栖之鸳鸯。
红焰:指灯芯。

赠内人问答

问:《赠内人》的作者是谁?
答:赠内人的作者是张祜
问:赠内人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赠内人是唐代的作品
问:赠内人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出自 唐代张祜的《赠内人》
问: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的下一句是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问:出自张祜的名句有哪些?
答:张祜名句大全

赠内人赏析

  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妓称“内人”。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这首诗题为“赠内人”,其实并不可能真向她们投赠诗篇,不过借此题目来驰骋诗人的遐想和遥念而已。这是一首宫怨诗,但诗人匠心独运,不落窠臼,既不正面描写她们的凄凉寂寞的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们的愁肠万转的怨情,只从她们中间一个人在月下、灯畔的两个颇为微妙的动作,折射出她的遭遇、处境和心情。

  诗的首句“禁门宫树月痕过”,乍看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写景句子,而诗人在用字遣词上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禁门宫树”,点明地点,但门而曰“禁门”,树而曰“宫树”,就烘托出了宫禁森严、重门深闭的环境气氛。“月痕过”,点明时间,但月而曰“月痕”,就给人以暗淡朦胧之感,而接以一个“过”字,更有深意存乎其间,既暗示即将出场的月下之人在百无聊赖之中伫立凝望已久,又从光阴的流逝中暗示此人青春的虚度。

  第二句“媚眼惟看宿鹭窠”,紧承上句所写的禁门边月过树梢之景,引出了地面上仰首望景之人。“媚眼”两字,说明望景之人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一位美貌的少女,《诗经·卫风·硕人》就曾以“美目盼兮”四个字传神地点出了庄姜之美。但可怜这位美貌的少女,空有明媚的双目,却看不到禁门外的世界。此刻在月光掩映下,她正在看宿鹭的窠巢,不仅是看,而且是“惟看”。这是因为,在如同牢狱的宫禁中,环境单调得实在没有东西可看,她无可奈何地惟有把目光投向那高高在宫树之上的鹭窠;也可能因为,周围可看的景物虽多,而惟有树梢的鹭窠富有生活气息,所以吸引住了她的视线。这里,诗人没有进一步揭示她在“惟看宿鹭窠”时的内心活动,这是留待读者去想象的。不妨假设,此时月过宫树,飞鸟早已投林,她在凝望鹭窠时会想:飞鸟还有归宿,还有“家庭”,它们还可以飞出禁门,在广大的天地中游翔,而自己不知何时才能飞出牢笼,重回人间。一双媚眼所注,是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对幸福的憧憬的。

  诗的下半首又变换了一个场景,把镜头从户外转向户内,从宫院的树梢头移到室内的灯光下,现出了一个斜拔玉钗、拨救飞蛾的近景。前一句“斜拔玉钗灯影畔”,是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画出了诗中人的一个极其优美的女性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风姿。后一句“剔开红焰救飞蛾”,是说明“斜拔玉钗”的意向所在,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心愿。这里,诗人也没有进一步揭示她的内心活动,而读者自会这样设想:如果说她看到飞鸟归巢会感伤自己还不如飞鸟,那么,当她看到飞蛾投火会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而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自我哀怜。

  这是一首造意深曲、耐人寻味的宫怨诗,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有其与众不同的特色。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次子仁赠永翁韵
    脱吾头上巾,星星复种种。聊欲对可人,洗此尘事冗。归受一大钱,知渠笑刘宠。且当浇渴心,长江岌翻动。办君诸方脚,拟寻小有洞。黄帽与青鞋,甘作五湖梦。鸿飞强冥冥,姑以白眼送。儿辈无足论,急流未为勇。
  • 雨晴
    山川炳焕似辟国,风雨退收如解严。老子真成无一事,抱孙负日坐茆檐。
  • 雨雪闭关子野公明仲祥载酒远慰晚以诗见寄和
    溧阳三日雪平地,城市十家九家闭。官舍无毡冷彻骨,省事正宜寻老计。小人自不知纪年,我久忘吾岂忘世。出门无碍将何之,已拚食贫了三岁。
  • 汴水
    千里通渠竟达河,万民力役怨声多。锦帆不送龙舟返,并覆亡隋入巨波。
  • 以春草碧色分韵送朱师古知雒县得色字
    二年客殊方,送君我乡邑。岂不念家山,对此好风月。何以慰覉旅,眼空离鸿翼。寄声贺父老,壶浆迓郊陌。令君台阁人,九霄帝不隔。新书严入县,驱骥就辕轭。手持朱丝弦,欲奏南风律。此意宁不佳,此事未易得。姑置驯桑雉,先办绕床物。相顾一大笑,浮我当举白。长鱼随鳅鰕,枯泽未容尺。惊雷忽破地,起视已无迹。春湖波如天,酒作鹅儿色。映君眉间黄,领此醉勿惜。明朝出门看,扁舟大江侧。
  • 浣溪沙·半夜银山上积
    标签:冬天写雪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拈髭须。
  • 水调歌头(除夕)
    今夕定何夕,今夕岁还除。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但惜年从节换,便觉身随日老,踪迹尚沈浮。万事古如此,聊作旧桃符。任东风,吹缟鬓,戏臞儒。韶颜壮齿,背人去似隙中驹。杯酌犹倾腊酒,漏箭已传春夜,何处不歌呼。惟愿长穷健,命酹且欢娱。
  • 送蒋尚书居守东都
    凤辇幸秦久,周人徯帝情。若非君敏德,谁镇洛阳城。前席命才彦,举朝推令名。纶言动北斗,职事守东京。郑履下天去,蘧轮满路声。出关秋树直,对阙远山明。肃肃保厘处,水流宫苑清。长安日西笑,朝夕衮衣迎。
  • 知府黄寺簿生日
    笔端风雨发天悭,应有清名动九关。正直早年闻苦节,只今文翰许谁攀。
  • 【双调】沉醉东风
    伴夜月银筝凤闲,暖东风绣被常悭。信沉了鱼,书绝了雁,盼雕鞍万水千山。本利对相思若不还,则告与那能索债愁眉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