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
脸红凝露学娇啼。
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
与谁同醉采香归。
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注释
注释
①芙蓉:荷花别名。
②“脸红”句:带露荷花有如少女悲泣。
③“霞觞”二句:上句写荷花,下句写莲叶。
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问答
问:《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的作者是谁?
答: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的作者是晏几道
问: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是宋代的作品
问: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长爱碧栏干影,芙蓉秋水开时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长爱碧栏干影,芙蓉秋水开时 出自 宋代晏几道的《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
问:长爱碧栏干影,芙蓉秋水开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长爱碧栏干影,芙蓉秋水开时 的下一句是 脸红凝露学娇啼。
问:出自晏几道的名句有哪些?
答:晏几道名句大全
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荷花的词。头两句总写荷塘全景,园林修筑精美,池边护以阑干,芙蓉开时,水光、花色、阑干影,构成了美妙的景色。“秋水”二字,既交代季节时令,更说明池水的清澈。以下三句,好像推近了摄像镜头,用特写的手法突出描绘艳丽的荷花。“脸红凝露学娇啼”一句,把盛开的花朵比喻为美女的脸颊,艳红的颜色如同敷上了一层又薄又匀的胭脂,而花瓣上的露珠则像是美女娇啼的泪痕。显然这是“拟人化”的艺术手法,以花拟人,以人比花,既写外在的形貌颜色,也写内在的情感思绪,是颇具匠心的。以下两句,仍然延续拟人手法并且进一步伸展开来:黄昏时分,落霞与酒杯一色,“薰”染着荷花,呈现着一片“冷艳”;花朵在荷梗上袅袅微颤,好像是凌波微步时美女的发髻。上片调动多种修辞手段,极力描绘荷花之美,下片抒写离别之情,仍然围绕着荷花而展开。时届深秋,烟雨风霜依旧,又是采莲时候。荷花已然结成莲蓬,池塘经霜以后,只剩下了一片枯枝败叶,这景象当然不免有些萧瑟悲凉,但作者把采莲称作“采香”,却仍然保留着对荷花的一丝眷恋之情。最后两句,归结到深切的感叹上——“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时光的流逝夹带着人世的变迁,追思往昔,何以胜情,词章虽已终结而其余韵犹在回荡。
- 咏双白鹭(一作崔少府池鹭)双鹭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丝垂。立当青草人先见,行榜白莲鱼未知。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
- 冬日友人见过荆扉终日闭,难得故人来。欲暖寒须酒,相携手问梅。艰危惊鬓雪,勋业叹心灰。子负江湖气,谁怜当世才。
- 摸鱼儿三百年、人间天上,遽如许、遽如许。落花寒食东风雨,漠漠长陵抔土。魂归否。怕些不分明,又堕人笺疏。且无相负。记昔与诸贤,共谈洛下,曾识老人父。牛衣泪,冷落闻鸡东府。风尘曾独深虑。子规声断长门晓,春梦不堪重做。千万古。但目极心伤,宛转虞兮楚。江东日暮。想野草荒田,而今何处,不待雍门鼓。
-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长句四韵行看腊破好年光,万寿南山对未央。黠戛可汗修职贡,文思天子复河湟。应须日御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吉甫裁诗歌盛业,一篇江汉美宣王。
- 神君歌十首樵苏出林看,士女拥途迎。要识神通趣,年年此际晴。
- 望远行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残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 弹歌标签:民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 和钱大虚清映亭韵西风振槁如发蒙,危亭创见心眼工。融成水月一合相,有似猛火烹铅铜。是时素节属重九,唤客一醉萸菊同。夜深跳鱼乱珂璧,起舞大叫骑鲸公。令君心澜了不起,摩尼返照万事通。拄颐但觉朝气爽,绕腰未羡黄金重。高情偶与幽赏会,妙语倒泻琼瑰胸。谁将玉笛吹晓月,透袂冰浓禁不彻。归来梦想通明观,一片湖光眼中见。
- 送人宰永泰北人虽泛南流水,称意南行莫恨赊。道路先经毛竹岭,风烟渐近刺桐花。舟停渔浦犹为客,县入樵溪似到家。下马政声王事少,应容闲吏日高衙。
- 得都下八月书报蒙恩牧叙州凤城书到锦江边,故里归期愈渺然。掌上山川初入梦,壶中日月尚经年。方轮落落难推谷,倦马駸駸怕著鞭。未佩鱼符无吏责,看花且作拾遗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