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折花枝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折下美丽的花枝,不觉又怨恨起花枝,原来打算花开时我们一起赏花共饮,谁知花开后情人一去不返不见踪影。
害怕相思折磨自己,相思之情却早愁人,到相思时却事无办法摆脱它,心中稍稍平静眉头又露几分。
注释
选自《明词综》。长相思 :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之称。又名《忆多娇》、《双红豆》、,《相思令》、《长相思令》、《长思仙》、《山渐青》、《吴山青》、“青山相送迎》、《越山青》等。仄韵调名为《叶落秋窗》。双调,每段四句,押四平韵,三十六字。
准拟:打算,约定。
人共卮(zhi支):指饮酒定婚。卮,古代盛酒器。
辞:躲避。
丝:丝与“思”谐音,以双关语既形眉态,又表心绪。
长相思·折花枝问答
问:《长相思·折花枝》的作者是谁?
答:长相思·折花枝的作者是俞彦
问:长相思·折花枝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长相思·折花枝是明代的作品
问: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出自 明代俞彦的《长相思·折花枝》
问: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的下一句是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长相思·折花枝赏析
这首词笔法简洁细腻,以女子的口吻,写主人公与情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情极深挚,非至情者莫能道出。写法上,运用复杂而微妙的感情交织,在对花的爱与恨以及对于相思的怕而又不得不相思的矛盾交织中,体现其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幸福的向往。该词化用了范仲淹《御街行》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及李清照《一剪梅》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上片从“花”字生发,鲜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代表着纯真的爱情,并常常被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折花枝”尽管只是写了女主人公的一个动作,但也自然会使人联想到青春少女美丽的面庞及折花枝时的优美姿态,联想起“人面桃花相映红”(唐崔护《题都城南庄》)的艺术境界。“恨花枝”三字接得突兀,词人着一“恨”字,准确地刻划了折花人心灵深处的悲苦,这首词即以盈盈春色反衬人的失意。“准拟花开入共卮,开时人去时”,令人仿佛看到折花人流下相思泪,含情凝睇着伊入离去的方向。女主人公本来打算同恋人在花开时节共同饮酒赏花,可是花开之日却是人去之时,离愁既生,迁恨于花枝也是必然的。其实“花枝”并没有什么过错,“恨花枝”,说到底就是恨自己的恋人,本来说好的事情,为何能轻易违约匆匆离去。不过,这“恨”中也包含着爱的成份。
下片紧承上片意脉,娓娓道来,生动地写出自己的刻骨相思。这“相思”二字所包容的巨大能量,曾使古今中外的多少有情男女愁苦不已,损心伤神。回想昔日花好月圆共饮时,湖边柳下细和语,卿卿我我蜜意时,女子惧怕孤独、不甘寂寞, “怕相思,已相思”将女主人公怨恨、思念、爱怜的感情,细腻、逼真地表达出来,直抒胸臆。但“怕”又有何用,谁能摆脱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忧愁。但当心里有了“相思”的想法时,就已经在相思了。“怕”和“恨”连起来,正是白居易所描绘的“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的同义语。对一位感情丰富,情窦已开的女子来说,“恨”是“爱”的折光·,“怕”是“恋”的延伸,相思之苦,难遣胸怀。“轮到”,表明主人公过去还未曾品尝过相思之苦,正因为是初尝,才更能体会到相思是那样的折磨人,纠缠人,让人没法回避,无法推辞。心中所思,形诸面容,“眉间”自然会“露一丝”,这“一丝”凝聚着主人公对恋人的无限深情与怀念,其中有恨,有爱,有失望,有希望,有痛苦,有幸福,个中滋味难以表达。以“丝”谐“思”,采用民歌抒情惯用手法,清新含蓄,娇态可怜。
该词上片写实记事,下片抒情展怀。上下片虚实结合,相映相衬,情味浓郁,完美地塑造了一位多情女的形象。上下片打头的两个三字句,有很别致的形式:第二,三两字相互重复,句首第一字相互对照。例如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思悠悠,恨悠悠”,林逋的“吴山青,越山青——君泪盈,妾泪盈”,俞彦这首词颇具匠心地借助了这种形式上的奇突。“折花枝,恨花枝”和“怕相思,已相思”,前者是心理与行为,后者是心理与情势的比照和冲突,两者都不着痕迹地投射出词的主旋律——情绪上的双重体验(眷恋与痛苦),由此超越了语言结构的外壳,成为构成作品内在完整的有机因素。
- 和别驾喜雨四绝山北山南遍插秧,天时较似去年强。从今无事閒风月,分作屏星一半凉。
- 再和埋玉腰间觅性宗,儒冠谋道有谁同。笔尖冻折新诗就,但可徒收翰墨功。
- 山居即事碧树高岩底,柴门引径斜。采茶寻远涧,护药插新笆。澄水含斜汉,寒空散晚霞。寂寥无与晤,聊欲玩烟花。
- 拟李义山柳枝词五首伏雌将阿鹜,水陆不相直。鸭鸭横波去,嗝嗝呼不得。
-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当是平生取数多,穷途无力战群魔。二千石滥知州事,三十年羞进士科。人老决难重少壮,春寒毕竟渐晴和。筹来算往终无益,且傍残梅作醉歌。
- 秋居杂咏十首茅茨入作椽,中有插架轴。琅函与贝叶,落落皆在目。闲依净几繙,缓绕疏篁读。困即抱这眠,拥鼻宁厌熟。不知老将至,一时肯载腹。此乐殊未央,吾生亦云足。
- 浣溪沙浅著铅华素净妆。翩跹翠袖拂云裳。傍人作意捧金觞。曲度清悲云冉冉,花飞零乱月茫茫。梦回人去似高唐。
- 和并州刘密学见寄还如裴度镇河东。百万军民畏爱中。钟鼓久喧刁斗静,旌幢一指鴈门空。潇湘故友参时务,燕赵佳人接士风。密地再归知不出,莫将竹马约童蒙。
- 寄璨师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时忆长松下,独坐一山僧。
- 登嵩山十首 吴道子画四真君浮埃古壁上,萧然四真人。矫如云中鹤,犹若畏四邻。坐令世俗士,自惭污浊身。勿谓今所无,嵩少多隐沦。
- 井分泉脉透巉岩,谁道飞流是假山——— 张镃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
- 领千岩万壑岂无人,惟欠稼轩来——— 张鎡八声甘州(秋夜奉怀浙东辛帅)
- 尧如天大逃焉往,莫费巢由自买山——— 刘克庄蝶庵一首
- 尚看王生抱此怀,在于甫也何由羡——— 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 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 齐己谢高辇先辈寄新唱和集
- 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 韩愈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穆宗长庆二年,裴度罢)
-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 背阙归藩路欲分,水边风日半西曛——— 李商隐代元城吴令暗为答
- 手栽露桃,亲移云杏,真是种星榆。——— 晁端礼一丛花
- 古壁挂青苍,天风起萧瑟——— 梅尧臣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七
- 1桃桃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