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八变歌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
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
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
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初秋时节刚至便刮起了北风,吹到了我所在的章华台。
日暮时分高天上浮云流走,仿佛从那西极崦嵫山吹来。
树林中的枯桑叶飒飒作响,络纬在那空旷的台阶上鸣叫。
飞蓬草在风中飘飘扬扬,让游子触景伤怀怆然而悲。
遥远的故乡已经看不见了,眺望未果只能悲怅地返回。
注释
八变:其义不详,以“八变歌”为题的乐府歌诗,独此孤篇存世,余概莫传。
章华台:春秋时期楚国所筑的台名,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根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章华台原是春秋年间楚君灵王建造的一座著名离宫,构筑极其宏丽壮观。郦道元《水经·沔水注》称“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
崦(yān)嵫(zī):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市西南,下有虞泉,是古代传说中太阳西落所没入之处。
“枯桑”句:指秋日林中的枯桑飒飒作响。
络纬:虫名,一名“莎鸡”,秋季鸣虫,因其声如纺线,俗称“络纱娘”、“络丝娘”。
飞蓬:草名。在古诗中常喻为行踪飘泊无定的游子。征:行。
怆(chuàng)怆:忧伤悲痛貌。
长望:徐仁甫《古诗别解》认为“长望”即“怅望”。此回:犹此番,此次。
古八变歌问答
问:《古八变歌》的作者是谁?
答:古八变歌的作者是佚名
问:古八变歌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古八变歌是两汉的作品
问: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出自 两汉佚名的《古八变歌》
问: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的下一句是 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
问: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古八变歌赏析
此诗作者及写作年代均已难确考。旧时选家如明王世贞的《古诗选》、清沈德潜的《古诗源》认为作于汉代。今人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也认为作于汉代,并归入“乐府古辞”类。因历来乐府诸书未收此诗,故逯钦立又云“此诗可疑”。
- 归田诗绂冕诚虚器,簪裳悉畏涂。角机身未保,好直道先孤。甔石曾何有,田园浪更无。可能推两耜,沮溺共为徒。
- 洞仙歌(八月十七日寿耕参夫人,时命羽士设醮)银波湛碧,遥泛仙槎早。婺宿荧煌瑞云晓。庆芳传丹桂,欢动连枝,称寿处,一簇蓬莱翠窈。步虚声宛转,清澈瑶坛,疑是钧霄凤音渺。正金姥、礼虚皇,天阶净,凉入绡衣风袅。想金书、秘字赐长生,进九酝霞卮,练颜长好。
- 浣溪沙(有赠)惟见眉间一点黄。诏书催发羽书忙。从教娇泪洗红妆。上殿云宵生羽翼,论兵齿颊带风霜。归来衫袖有天香。
- 送邢孟贞还石臼月当分手夜,分外冷高秋。虫响坐来歇,林风相与幽。到家收晚稻,携子上湖舟。莫恋衡门好,迟君上酒楼。
- 白云谣白云在天。山(添氵换阝二换山)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 送公仪龙图知杭州在昔汉中微,我祖入吴门。公今领名都,千骑拥高轩。与古异出处,素节古本原。江观白马潮,水花长鲸奔。山飘月桂子,天香一国繁。壮奇已若此,纤侈尚亦存。旧闻其风俗,色易而柔温。太守朝驾车,闾巷焚兰荪。太守暮还府,灯烛照旗旛。清歌延冠盖,广湖浮酒樽。成都与余杭,天下莫比论。彼为公故乡,此为公偃藩。吏民宜寡事,恺悌有谣言。
- 依韵和昭亭山广教院文监大士喜予往还山暖春烟重,林昏古寺藏。鸡流过晓涨,岭树见新行。马去侵云迹,风来袭野芳。禅衣频斗薮,蜡屐莫趋跄。飞鼠时过掷,饥禽或下颃。凭栏何所适,望堞正相当。捧膳溪童絜,衔花鹿女香。登临无险绝,不偎畏岩墙。
- 晚过彦真山亭并呈允升季仪兼属照邻二首寤寐诗名岁月过,日来方喜和羊何。秋风奈我当归去,湘水湘山余恨多。
- 论语绝句一百首三千七十固多哉,好学如何独有回。若论不迁并不贰,更无人向此中来。
-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木叶山水日已佳,登临同上下。衰兰尚可采,欲赠离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