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清明夜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清明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
独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听着远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注释
清明夜:清明节的夜晚。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砌(qì):台阶。
独:独自。
回廊:回旋的走廊。
遥:遥远,远远。
看花:赏花。

清明夜问答

问:《清明夜》的作者是谁?
答:清明夜的作者是白居易
问:清明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清明夜是唐代的作品
问:清明夜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清明夜》
问: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的下一句是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问: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清明夜赏析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

  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

  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

  对白居易一向颇有好感,虽然当初《琵琶行》《长恨歌》曾经让我背得痛不欲生,但是长大以后细细回味,其名句却处处可用得,选他这首,是因为意境的清朗,和颜色对比的鲜明却不刺眼,诗人在夜里听乐看花,怡然自得,但绕着回廊行而复歇,却含蓄点出了此闲适后的诗人的真正心意。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竞渡歌
    标签:端午节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 题画十首
    山意葱茏酿早寒,数家茅屋是渔滩。分明苕霅溪头路,何日归家买木兰。
  • 纪信
    诳楚言降乐受烹,重围得脱汉基成。论封无爵死无传,幸有唐碑为发明。
  • 雪中有感
    闾阎愁叹不堪闻,风雪如何是作嗔。白玉楼台银步障,只宜富贵不宜贫。
  • 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
    苶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
  • 虞美人
    醉寻芳草城头路。底事频凝伫。丽谯直下小层楼。鸳瓦重重匀砌、几重愁。睡红颦翠春风面。咫尺无由见。从教笑语落檐楹。图得香闺依约、认郎声。
  •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青天漫漫覆长路,一纸短书无寄处。月下长吟久不归,当时还见雁南飞。弯弓射飞无远近,青冢路边南雁尽。两处音尘从此绝,唯向东西望明月。
  • 绘莲二首
    浓淡色中匀粉腻,浅深痕上著臙脂。华堂展处南薰起,一似西湖六月时。
  • 探幽
    秋色令人爱,青藜助远探。柿枫丹互映,天水碧相涵。绝景沙鸥占,幽程野老谙。谓予云外去,更有古龙潭。
  • 题忠悯公送婿邢得昭归婺女诗后
    小人护局可畏,君子得与常迟。老秦殁已一岁,胡李方始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