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采莲曲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注释

全唐诗:卷251_16

采莲曲问答

问:《采莲曲》的作者是谁?
答:采莲曲的作者是刘方平
问:采莲曲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采莲曲是唐代的作品
问:采莲曲是什么体裁?
答:乐府
问: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出自 唐代刘方平的《采莲曲》
问: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的下一句是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问:出自刘方平的名句有哪些?
答:刘方平名句大全

采莲曲赏析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而这首小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维妙维肖地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劳动妇女形象。
  首二句写日落时分,江水清澈,余晖掩映,金波粼粼,荡漾着苗条美丽女子的宛转歌声。诗一开头就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日暮的迷人景色。第二句起首巧用“荆歌”二字进而渲染了江南气氛,接着作者又抓住最具特征的细腰来勾勒提掇江南女子的轻盈体态。此处“艳”字用得极妙,不仅与上句里的“清”字相映成趣,而且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她的美丽外貌,一字传神,足可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媲美。联系首句,不由得使人想象到红色的晚霞给她披上了绚丽的衣裳,给她增添了姿色;她的美貌与动人的歌声,也为“日暮清江”增添了风光。
  已经日落黄昏,她还在江上干什么呢?唱的又是什么歌儿呢?诗的第三句揭了这个谜,原来她在采莲。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的勤劳,边采边唱,勾画出她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至此,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静有动,一幅充满浓郁水乡生活气息的采莲图跃然纸上。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个采莲的场面,而着重于刻画采莲人。由“从小惯”三字,我们一方面可以知晓她采莲熟练,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健康朴实,从小就培养出勤劳的品质。联系日暮采莲,自然让人了解到采莲是项繁重的劳动,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顺势带出第四句“十五即乘潮”,使意境更深一层,原来她在小小年纪就能驾驭风浪,该是多么勇敢多么勤劳啊!这两句不仅写出采莲女的能干和劳动本色,而且使人享受到一种健康纯朴的美。
  这具“象牙微雕”是从环境描写到人物外貌到人物心灵逐层深入,情景兼容,由于诗人择词炼字功力很深,使人恍若身历其境。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民歌味道很浓,寥寥数语,涵盖万千。
  (宛新彬)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城南杂咏二十首濯清亭
    芙蓉岂不好,濯濯清涟漪。采之不盈把,怊怅暮忘饥。
  • 赠怀一上人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 古东府短歌行
    灵旗旨,不庭方,大风泱泱天外扬。短箫歌,歌恺康,明廷万年,继明重光。曾孙稼,如茨梁,嘉与万邦,纯蝦有常。
  • 衰疾
    衰疾怜新鬼,狂豪尚故吾。棋常先客著,行不许儿扶。砚润闲蟾滴,香残冷鸭炉。自怜风味在,尚欲泛江湖。
  • 久雨路断朋旧有相过者皆不能进
    今年风雨多,平陆成沮洳。吾庐地尤下,积水环百步。客从城市来,熟视却复去。僮奴笑欲倒,繖屐知无路。计其各还家,对灶燎衣裤。嗟予久退藏,蓬藋生庭户。谁如数子贤,裹饭肯来顾?清言虽不接,亦足慰迟暮。
  • 调笑令·边草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 题吴熙老风云图
    雨脚横空万牛弩,烈风吹山山欲仆。草披木拔何足道,大江翻澜失洲渚。路旁失辔者谁子,道阻且长泥没屦。鞭驴挽车亦何急,目眩心摇行不顾。我生飘蓬惯羁旅,顾尔艰难逢亦屡。衲被蒙头不下堂,且与身谋安稳处。
  • 洞山十咏中峰
    高岩南下走群龙,两小源头合一峰。问道是中人不识,先生信善择中庸。
  • 胡笳曲
    月明星稀霜满野,毡车夜宿阴山下。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
  • 景山
    雪里瑶华岛,云端白玉京。削成千仞势,高出九重城。绣陌回环绕,红楼宛转迎。近天多雨露,草木每先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