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山色浸染着傍晚的霞光,湘江水风平浪静秋花正开放。远处的树林边散落着几户人家,乌鸦还在啼叫寻觅着栖息的地方。
睡梦中曾走遍故乡的条条小路,酒醒后向南望才知有天涯隔阻。明月照耀着千里广衰的沙原。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沙”或作“纱”,亦作“浣纱溪”。双调42字,分平韵、仄韵两体。上片三句皆平韵,下片三句有两句平韵。
横侵:纵横扩展。
蘸(zhàn):原意为把物件浸入水中,引申为以液体沾染他物。
晕霞:指太阳光线经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光象,这里指晚霞。
湘川:不是指湖南湘水,这里指湖北古荆州地区。
寒花:寒冷天气开的花,但在古代诗词中多指菊花。
尚:尚有。
南望:是词句的省略语,指苏轼从荆州遥望故乡四川眉山,其方向应在西南。
平沙:广阔的沙原,当指荆州长江江岸的辽阔沙原。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问答

问:《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的作者是谁?
答: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的作者是苏轼
问: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是宋代的作品
问: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 出自 宋代苏轼的《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问: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 的下一句是 远林屋散尚啼鸦。
问:出自苏轼的名句有哪些?
答:苏轼名句大全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赏析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十一月,苏轼自故乡四川眉山沿长江返回朝堂,行舟至荆州之前,见长江两岸深秋季节的景色写下该词。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闻越僧灵皎游天竺山因而有寄
    天竺秋重入,招提隔翠林。几回闻桂子,无复隔山阴。峰晓云衣破,溪寒石色深。扪萝诸胜概,孤病负同寻。
  • 好事近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先占。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娇艳。
  • 台州郡治十二诗太守尤延之命赋玉霄亭
    蜿蜒龙顾山,霄汉在人境。古亭压虚无,云气倒天景。天澄碧芙蕖,一叶一亭影。凝然千时上,有客动深省。
  • 满江红(九日效行)
    岁岁登高,算难得、今年美景。尽敛却、雨霾风障,雾沈云暝。远岫四呈青欲滴,长空一抹明於镜。更天教、老子放眉头,边烽静。数本菊,香能劲。数朵桂,香尤胜。向尊前一笑,几多清兴。安得便如彭泽去,不妨且作山翁酩。尽古今、成败共兴亡,都休省。
  • 咏丹桂赠周纯甫冯德厚
    孤却团圆月,今朝桂子丹。莫教疏雨打,留向晚秋看。色借幽岩秀,香通古壑寒。痴儿被花笑,世味只辛酸。
  • 偈颂七十六首
    去年梅,今年柳,馨香颜色常依旧。不属阴阳别是春,灵根本是吾家有。
  • 感兴四首
    子云吞白凤,遂吐太玄书。幽微十万字,枝叶何扶疏。婉娈猛虎口,甘言累其初。一睹美新作,斯瑕安可除。昔窃不死药,奔空有嫦娥。盈盈天上艳,孤洁栖金波。织女了无语,长宵隔银河。轧轧挥素手,几时停玉梭。洞房三五夕,金釭凝焰灭。美人抱云和,斜倚纱窗月。沈吟想幽梦,闺思深不说。弦冷玉指寒,含颦待明发。朔雁衔边秋,寒声落燕代。先惊愁人耳,颜发潜消改。凝云蔽洛浦,梦寐劳光彩。天边无书来,相思泪成海。
  • 道岩
    太极岩图出道州,兹岩名道宝相犹。元公图说兹岩具,好向岩中仔细求。
  • 大观祭风师六首
    吹嘘于喁,披拂氤氲。众穷咸作,潜运化钧。恩大功丰,酬神维恭。嘉赠盈箱,于物有容。
  •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往问维摩疾,来探般若心。本源虽自在,因地亦行深。洒落溪山色,苍凉竹树阴。宦途如磨蚁,何日重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