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问答
问:《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的作者是谁?
答: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的作者是王维
问: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是唐代的作品
问: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是什么体裁?
答:七律
问: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出自 唐代王维的《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问: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的下一句是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问:出自王维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维名句大全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王维在长安游历,曾随岐王在九成宫避暑。
如果说,摩诘的“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王维《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自然入妙,别有思致,“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王维《从岐王夜讌卫家山池应教》)使人感觉山涧清新,夜色迷人,那么在这首诗里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则是诗中有画,画中有人,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这首诗中“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句,引用了《列仙传》中的典实:“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颠。’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二句意谓,仙家的居处未必能胜过九成宫,为什么要像太子晋那样成仙而去?充满了浓郁的仙风道气,颂赞了岐王的神仙风致。
虽然摩诘这三首“应教”诗都是应制之作,颂圣之品,但皆鲜润清朗,充满了自然野趣,仙风道气,展示了摩诘似仙山琼阁般的精神世界。
- 鹊桥仙东风唤我,西园闲坐,大醉高歌竟日。行藏独依画栏干,便忘了、征衫泪湿。亭高烟远,天低云近,相对逃名隐客。掀髯无语看青山,断不信、尘埃到得。
- 次韵十诗老态舅甥身退不为迟,肥遯犹当未老时。东晋虽慙古元亮,晚唐知慕老天随。公开九秩身方健,我甫六旬心已疲。不敢自言成酷似,腹心惟喜两相知。
-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和许总卿从来方面贵,体尊吟咏少。君侯七尺躯,诗胆看更小。句如星斗烂,气与云天杳。词源倒三江,倾泻何时了。
- 释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菩萨赞佛偈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终者。令随悟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土。
- 小重山(绵守白宋瑞席间作)轻暑单衣四月天。重来闲屈指,惜流年。人间何处有神仙。安排我,花底与尊前。争道使君贤。笔端驱万马,驻平川。长安只在日西边。空回首,乔木淡疏烟。
- 与刘令食枸杞周党过仲叔,菽水无菜茹。我盘有枸杞,与子同一箸。若比闵县令,已作方丈富。但令齿颊香,差免腥膻污。我寿我自知,不待草木辅。政以不种勤,日夕供草具。更约傅延年,一饭美无度。解衣高声读,苏陆前后赋。
- 将使契丹九日对酒怀子瞻兄并示坐中黄华已向初旬见,白酒相携九日尝。萸少一枝心自觉,春同斗粟味终长。兰生庭下香时起,玉在人前坐亦凉。千里使胡须百日,暂将中子治书囊。
- 咏史上齐桓公二首葵丘霸气若虹霓,东略何缘遽不知。宰孔晋侯相遇处,齐桓已作在床尸。
- 三妇诗大妇刺绣文,中妇缝罗裙。小妇无所作,娇歌遏行云。丈人且安坐,金炉香正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