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嵬石山寺
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
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
我来属龙语,为雨济民忧。
注释
【出处】 这首诗录自清乾隆三十四年黄邦宁编《岳愚武王文集》卷八。清康熙二十二年增刻本 《饶州府志》 卷二收有此诗,题为《巍石山》。清乾隆十四年《鄱阳县志》亦载此诗。
游嵬石山寺问答
问:《游嵬石山寺》的作者是谁?
答:游嵬石山寺的作者是岳飞
问:游嵬石山寺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游嵬石山寺是宋代的作品
问:游嵬石山寺是什么体裁?
答:五律
问:嵬石山前寺,林泉胜景幽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嵬石山前寺,林泉胜景幽 出自 宋代岳飞的《游嵬石山寺》
问:嵬石山前寺,林泉胜景幽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嵬石山前寺,林泉胜景幽 的下一句是 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
问:出自岳飞的名句有哪些?
答:岳飞名句大全
游嵬石山寺赏析
①巍石山: 《鄱阳县志》卷一:“巍石山,在和北乡四十四都, 去城东九十余里,又名狮子山。高十丈,山顶址皆石,巉岩峭壁,下临清溪。岳武穆经此,有诗,见艺文 。”
②林泉:山林泉石,指龙居寺周围的风物。胜复幽:优美而且僻静。
③紫金诸佛相:大乘佛教认为有无数佛,但各种佛像的形体形象基本一样,只是手印,姿态及所持物品有所区别,这种区别在塑造释尊形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凝固不变的公式化的典型造型,具体说,有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例如三十二相中的“金色相”是:全身现纤细的金色光辉,造像时以贴金涂金当之。
④白雪老僧头:寺中老僧人头上白发如雪。
⑤潭水寒生月:月光下幽深的潭水闪耀着清冷的波光。
⑥松风夜带秋:夜里松林中的凉风吹来了几分秋意。
⑦瞩龙语;嘱咐龙几句话。
⑧为:制造,动词。为雨就是降雨。济:停止,这里可作解除讲。《淮南子·天文训》:“大风济。”高诱注; “济,止也。”当时可能是久旱不雨, 民不聊生,所以,岳飞嘱咐“龙”应该赶紧下雨, 以解除农民群众的忧愁。 这里不是
龙居寺吗?既然能呼风唤雨的“龙”在这里居住着,为什么不降雨呢?
- 金丹诗四十八首大都奇怪惑人深,一见邪淫便动心。只是欹倾身内宝,何能坚固水中金。天堂有路无人到,地狱无门众却寻。寄语世间男女道,收纵火宅隐山林。
- 水调歌头(寿梁多竹八十)百岁人能几,七十世间稀。何况先生八十,蔗境美如饴。好与七松处士,更与梅花君子,永结岁寒知。菊节先五日,满酌紫霞卮。美成词,山谷字,老坡诗。三径田园如昨,久矣赋归辞。不是商山四皓,便是香山九老,红颊白须眉。九十尚入相,绿竹颂猗猗。
-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臻。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征马百度嘶,游车动行尘。踌躇未忍去,恋此四座人。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标签:古文观止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 春游不为寻芳出锦城,偶随吟杖绕山行。春风的是多情物,吹下红楼笑语声。
-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合相理分第三十若能与麽解,无买亦无卖。问著不做声,咄他云作怪。
- 访淩峰贤上人步入淩峰阁,寻师师未归。凭栏寂无语,唯见白云飞。
- 鸢夺巢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吞鹊之肝啄鹊脑,窃食偷居还自保。凤凰五色百鸟尊,知鸢为害何不言。霜鹯野鹞得残肉,同啄膻腥不肯逐。可怜百鸟纷纵横,虽有深林何处宿。
- 维扬即事皂角林前野地宽,新塘路口草泥乾。天乎如此功名事,成败观人自昔难。
- 沁园春请赋林堂,林堂未成,吾何赋哉。想胸中丘壑,山中风月,亭台几所,花木千栽。应接光阴,品题胜概,须待堂成我再来。听分付,是经行去处,莫放苍苔。吾曹不堕尘埃。要胸次长随笑口开。任江湖浪迹,鸥盟雁序,功名到手,凤阁鸾台。它日相寻,有逾此约,酌水浮君三百杯。闻斯语,有冠山突兀,袍岭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