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雨雪曲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雨雪纷飞成了边塞的隔离,跟着军队度过了陇西。
见着营地能看见狐狸留下的踪迹,在山旁还依稀能看见雪地上马蹄的印记。
天寒地冻,连彩旗也黯然失色,鼓声也显得低沉。
乌云漫漫愁绪绵绵,路途苍茫迷失了回家的路。

注苍
雨雪:此处“雨”应读为“yù”,动词,意思是“下”。雨雪:下雪,飞雪。隔:阻隔,隔断。榆溪:榆林塞。此处代指边塞。
从军:参加军队。此处既是诗人自指,也指所有戍卒。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漫漫:广远无际。愁云:云气阴霾暗淡。
苍苍:空阔辽远。别路:离别家乡之路。迷:迷失。

雨雪曲问答

问:《雨雪曲》的作者是谁?
答:雨雪曲的作者是江总
问:雨雪曲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雨雪曲是南北朝的作品
问: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出自 南北朝江总的《雨雪曲》
问: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的下一句是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问:出自江总的名句有哪些?
答:江总名句大全

雨雪曲赏析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首联破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为下文营造了特定的氛围。首尾照应,前说下雪隔断了边塞,指隔断了回家的路,后说不要忘了回家的路。陇西一语双关,一指陇西边关要塞,可见戍边之寒远,陇又有坟墓之意,所以又指战争之残酷。(鲍照《芜城赋》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写出了边塞的荒凉景象。“狐”字,使人联想到狐死首丘,传说狐之将死,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对家乡的思念,与荒凉形成对比突出戍卒的思乡之情。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颈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边地的寒冷、阴暗、萧条与士卒压抑、沉闷的心情融合在了一起。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尾联总结全诗,点出了戍卒思乡这个主题。正因为有了这个主题,则前几句诗的萧条之景也找到了落足点。“愁云”和“迷”,不只是自然景象的反映,更是戍卒内心情绪的传达。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幽斋
    幽斋无客自焚香,古像谁知静放光。秋色深来人寂寞,雁声断处月荒凉。病躯如似小损可,贼势流传大獗张。可笑韩公忧有分,人言忧责属岩廊。
  • 武林书事九首
    竹林七贤六有子,何独无闻刘伯伦。梦想先师授书处,城东风雨卧荒坟。
  • 皇孙寿诗二首
    曾簉蓬莱挹德风,日亲儒保罄寅恭。学穷奥阃包贤圣,人仰英明肖祖宗。彩服近天仍乐孺,帝觞拜赐列从容。应刘寿语年年事,九万香笺未阙供。
  • 晚凉行稻畦间
    草木秋微警,山川夏已深。迎风云卷幕,沈日水浮金。晚鸣吟高木,霏烟暝远林。杖藜循野泽,谈笑不行吟。
  • 朝日莲
    少得方为贵,根茎岂异莲。高低全赖水,舒卷自知天。已任群芳妒,难妨后笑偏。向明终有待,呈艳不争先。爱重频移席,徵求苦费钱。兰荪饶酷烈,桃杏愧奢妍。应瑞花中绝,标名世上传。须栽禁池内,用表太平年。
  • 悼翁仲立达州
    淮幙何多誉,巴城仅一麾。最书肤使上,好语近臣知。筚路江山久,维舟日月迟。空怀归报牍,不逮劳还时。
  • 七歌效杜陵体
    十家九室厨无烟,儿夫仆后妻僵前。米珠薪桂内如玉,野无青草飞乌鸢。手持空券向何许,官司有印侬无钱。呜呼六歌兮歌愈悲,天下太平竟何时。
  • 送五时亨舍人帅蜀诗二首
    一从雁塔缀英游,又见功名得志秋。丹阙万人窥榜眼,碧幢千骑拥遨头。锦城日暖惸鳏舞,玉垒烟深铠仗收。它日中和闻善政,一琴宁复久淹留。
  • 内道场僧弘绍
    麟德燃香请,长安春几回。夜闲同像寂,昼定为吾开。讲罢松根老,经浮海水来。六年双足履,只步院中苔。
  • 子夜四时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