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
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端午:民间节日,在旧历五月初五。
碧纨(wán):绿色薄绸。
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风俗。
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
云鬟(huán):女子的发髻。
浣溪沙·端午问答
问:《浣溪沙·端午》的作者是谁?
答:浣溪沙·端午的作者是苏轼
问:浣溪沙·端午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浣溪沙·端午是宋代的作品
问: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出自 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端午》
问: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的下一句是 流香涨腻满晴川。
问:出自苏轼的名句有哪些?
答:苏轼名句大全
浣溪沙·端午赏析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太平御览》卷31引《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亦名“端午”、“重五”、“重午”。民间有端午吃粽子、赛龙舟、吊屈原等风俗。
本篇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
- 雨中过陆家园斜搭秋千窗半扃,行人屐送隔墙声。群花相倚啼妆面,苦不催晴怨懒莺。
- 宿青山馆下马青山下,无言有所思。云藏李白墓,苔暗谢公诗。烈烧飞荒野,栖凫宿广陂。东来与西去,皆是不闲时。
- 东园墙隅双松可爱,栽酴醾、金沙以绕其上双松树子碧团栾,红锦缠头白锦冠。尽放花枝过墙去,不妨分与路人看。
- 梦蜀自计前生定蜀人,锦官来往九经春。堆盘丙穴鱼腴美,下箸峨眉栮脯珍。联骑隽游非复昔,数编残稿尚如新。最怜栩栩西窗梦,路入青衣不问津。
- 携客过王提举园访梅刘连州以诗来因用其韵屋后云梢万个长,屋前风蔓一川芳。有梅自索巡檐笑,无酒还酤踏雪香。偶与三刘同下榻,却怀二宋对持觞。写将诗句吾何敢,欸乃听人汲晓湘。
- 减字木兰花(嘉熙元年七月如浦城。二十三年,□永康界赵店宿为喜雨作)浮萍踪迹。又作南东□□客。不奈秋阳。一似朱明赫赫光。惊雷叱雨。料是阿香怜逆旅。好个凉天。称我前程步步便。
- 范文正问医帖赞元气在天,日星系焉。骨骾在身,四体恃焉。王国之干,公实似焉。有炜翰墨,抑其细焉。是书之传,自尹氏焉。历年虽多,人争毖焉。彼名家者,众或弃焉。胁肩夏畦,亦何利焉。
- 梦中作大庆桥头春雨晴,行人马上听莺声。祥符西祀曾迎驾,惆怅无人说太平!
- 登罗浮山要閒终是不曾閒,猛歇当头名利关。揩洗一双清净眼,稻花雨里看浮山。
- 鸡戒旦知霄漏,栖埘识晚阳。花冠诚可爱,芥羽亦难防。祝祝时求友,咬咬独擅场。自当陈玉质,宁止化陈仓。
- 10小丑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