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青蝇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篱笆把身停。平和快乐的君子,不要把那谗言听。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酸枣树上停。谗人无德又无行,扰乱四方不太平。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榛树枝上停。谗人无德又无行,离间我俩的感情。

注释
青蝇:苍蝇,比喻谗人。
营营:象声词,拟苍蝇飞舞声。
止:停下。樊:篱笆。
岂(kǎi)弟(tì):同“恺悌”,平和有礼,平易近人。
谗言:挑拨离间的坏话。
棘:酸枣树。
罔(wǎng)极:指行为不轨,没有标准。
交:都。乱:搅乱、破坏。
榛(zhēn):榛树,一种灌木,果实名榛子,可食。
构:播弄、陷害,指离间。

青蝇问答

问:《青蝇》的作者是谁?
答:青蝇的作者是佚名
问:青蝇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青蝇是先秦的作品
问:青蝇是什么体裁?
答:诗经·小雅·甫田之什
问:营营青蝇,止于樊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营营青蝇,止于樊 出自 先秦佚名的《青蝇》
问:营营青蝇,止于樊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营营青蝇,止于樊 的下一句是 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问: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青蝇赏析

  这是《小雅》中一首著名的谴责诗,讽刺统治者听信谗言,斥责谗人害人祸国。它的鲜明特色是借物取喻形象生动,劝说斥责感情痛切。

  首先,把专进谗言的人比作苍蝇,这是十分贴切的。苍蝇作为一种令人厌恶的昆虫,具有追臭逐腐、散播病菌、嗡嗡乱叫等习性,而这些习性与人间专找缝隙进谗言害人者如出一辙。因此用苍蝇来喻指进谗者,这本身已是一个极大的成功;更遑论此诗三章均以“营营青蝇”取喻起兴,把它四处飞舞、不停播乱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这三章前两句仅以更换末一字的形式重复出现,似拙实巧,令人不由对苍蝇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厌恶感。“樊”“棘”“榛”三字一义,其实都指篱笆而言,但每一次变化,又不仅仅是单纯的同义反覆,而是隐含了对苍蝇见缝就叮、不弃不舍的深刻揭露。

  其次,这三章诗的后两句也逐章递进,层层见意。第一章是规劝正人君子不要去听信谗言,语言直白如话,是全诗的作旨。第二章列出谗言的第一个危害,那就是搅乱四邻各国间的关系,即所谓祸国殃民。第三章指出谗言的第二个危害,那就是挑拨人际关系,使朋友知己互生嫌隙,反目成仇。而这两种祸害,全在于“谗人罔极”,即进谗者为人处世没有一定的准则,阳奉阴违有之,出尔反尔有之,翻云覆雨、颠倒黑白亦有之。

  所以从全诗来看,它的特点既包括取喻确切传神,同时也包括对谗言的危害和根源的深刻揭示。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使“无信谗言”的规劝和警示显得充分有力,从而大大增强了诗的讽刺、谴责的力度。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咏被中绣鞋
    标签:咏物
    云里蟾钩落凤窝,玉郎沈醉也摩挲。陈王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
  • 自述
    楚国中分后,东南世泽长。发祥曾王父,磨勘成典章。王父声益振,主客尚书郎。考庙绪丕顕,直鲠在岩廊。历历一精白,敬事持人网。顾维予小子,念释兹忽忘。晴空丽皎日,清秋凛严霜。金石磨不磷,松柏寒逾芳。旦评犹足信,清议讵虚张。梦寐滋洗涤,俯仰随否臧。所值匪所思,盈亏理有常。亨途无诡遇,偃蹇嘶骊黄。谁能饵大药,百年身平康。
  • 和虞退夫见贻生日诗韵
    虎豹当关路险艰,家人占鹊望予还。四方蹙蹙还何许,家在西南山外山。
  • 望江南/忆江南
    清昼永,幽致夏来多。远岸参差风扬柳,平湖清浅露翻荷。移棹钓烟波。凉一霎,飞雨洒轻蓑。满眼生涯千倾浪,放怀乐事一声歌。不醉欲如何。
  • 秋社
    明朝逢社日,邻曲乐年丰。稻蟹雨中尽,海氛秋后空。不须谀土偶,正可倚天公。酒满银杯绿,相呼一笑中。
  • 好事近(橄榄)
    潇洒荐冰盘,满坐暗惊香集。久后一般风味,问几人知得。画堂饮散已归来,清润转更惜。留取酒醒时候,助茗瓯春色。
  • 洞仙歌
    银缸挑尽,纱窗未晓,独拥寒衾一半。
  • 宋玉
    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 凤凰台
    只合台前賸种桐,万柯摇碧护春风。纵无丹凤重来此,且障长安落日中。台前烟草接青徐,台后风花满殿庑。千里暮涛空寂寞,醉人春色正西湖。
  • 颂古一百首
    抛来撒去互施呈,地狱门前鬼眼睛,觑破髑髅肝胆外,摩醯顶上复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