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双倚靠着栏杆。
注释
名花:指牡丹花。
倾国:指杨贵妃。
解释:消除。
沉香亭:亭子名称。在唐兴庆宫龙池东。
清平调·其三问答
问:《清平调·其三》的作者是谁?
答:清平调·其三的作者是李白
问:清平调·其三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清平调·其三是唐代的作品
问:清平调·其三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出自 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三》
问: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的下一句是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问: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清平调·其三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或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春天的一日,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三首,这是其中一首。
这一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贯穿了三者,把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多么优雅,多么风流!全诗语言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无怪乎深为玄欣赏,贵妃喜爱。
- 孝宗皇帝挽词五首艺祖开皇极,何心畀后昆。天将翊尧运,世复见汤孙。武接规模在,仁追典则存。煌煌宋宗社,永永配乾坤。
- 奉同颜使君真卿清风楼赋得洞庭歌送吴炼师归林屋洞名山洞府到金庭,三十六洞称最灵。不有古仙启其秘,今日安知灵宝经。中山炼师栖白云,道成仙秩号元君。三千甲子朝玉帝,世上如今名始闻。吐纳青牙养肌发,花冠玉舄何高洁。不闻天上来谪仙,自是人间授真诀。吴兴太守道家流,仙师远放清风楼。应将内景还飞去,且从分风当此留。湖之山兮楼上见,山冥冥兮水悠悠。世人不到君自到,缥缈仙都谁与俦。黄鹤孤云天上物,物外飘然自天匹。一别千年未可期,仙家不数人间日。
- 惜海棠开晚今年春色可胜嗟,二月山中未见花。长忆去年今夜月,海棠花影到窗纱。
- 淳熙已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聪哲从来简帝心,万方臣子合君临。东常议事犹经岁,仰体慈皇属意深。
- 千秋岁(生日)小春时候。晴日吴山秀。霜尚浅,梅先透。波翻醽醁盏,雾暖芙蓉绣。持寿酒。仙娥特地回双袖。试问春多少。恩入芝兰厚。松不老,山长久。星占南极远,家是椒房旧。君一笑。金鸾看取人归后。
- 即事标签:田园十里田田荷芰风,渔舠如叶出花中。鹅儿湖北烟初暝,背指明霞几缕红。
- 长儿深生日集经语示之二首君子之容舒,吉人之辞寡。有常则可矣,欲自得之也。
- 花心动雨洗胭脂,被年时、桃花杏花占了。独惜野梅,风骨非凡,品格胜如多少。探春常恨无颜色,试浓抹、当场微笑。趁时节,千般冶艳,是谁偏好。直与岁寒共保。问单于、如今几分娇小。莫怪山人,不识南枝,横玉自来同调。岂须摘叶分明认,又何必、枯枝比较。恐桃李、开时妒他太早。
- 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 闻定叟弟已近适迫祀事未能出先遣侄辈往迎书渐喜书题近,悬知归意忙。才闻下湘水,早已过衡阳。雨洗秋山净,凉生桂树香。殷勤二三子,策马为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