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翻译和注释
译文
五更时分一阵凉风从帘外吹进,把我从梦中惊醒过来。想钗重新登上画楼却不知道能与谁同行?记得当年无聊的用玉钗拨弄香火,如今宝篆香已经燃烧殆尽。
回首看向窗外的紫金山峰,水汽腾腾烟雾缭绕。看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之还在半醒半醉中。罗襦襟前还留着国破夫亡的的泪水,抚去这些把它们交付给远飞的大雁。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又称作《浪淘沙令》,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画楼:华丽的楼阁。
拨火:因为篆香燃过后成香灰,必须拨除香灰避免断了火路。
宝篆(zhuàn):即篆香,一种香屑萦回象篆文一样的香。黄庭坚《画堂春》:“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紫金峰:即钟山,在今南京中山门外。
雨润烟浓:是指水蒸汽腾腾,雾气浓郁。
罗襟:意指罗襦的前襟。
弹:挥洒。征鸿:即大雁。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问答
问:《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的作者是谁?
答: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的作者是李清照
问:浪淘沙·帘外五更风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浪淘沙·帘外五更风是宋代的作品
问: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出自 宋代李清照的《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问: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的下一句是 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问:出自李清照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清照名句大全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赏析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发端两句,看似平淡,实最沉痛。“吹梦无踪,”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正在做着好梦。梦中相见,互诉衷肠,两情缝蜷,分外亲昵。孰料五更时分一阵凄风突然袭来,把好梦吹散,致使梦中情事,似有似无,‘若隐若现,依稀恍惚,了无踪影。一是说在漫漫长夜中,二更、三更、四更都悄悄地过去了,直到五更天将亮时,凄风透过帘幕吹进室内,一股寒气直扑过来,人被搅扰惊醒,整整一夜,压根儿没有进入梦境。
醒来之后,只觉形单影隽,枕冷袭寒,空荡荡一无所有。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正如小晏所说:“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阮郎归》)所以如此,乃缘“帘外五更风”在作怪。“五更风”最会捉弄人,秦少游就曾被它捉弄过。《如梦令》云:“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小别轻分,秦七尚感了无意绪,那死生异路,幽明永隔,除梦里有时相见,别无他法,然而“和梦也,新来不做。”则词人凄苦之情,又该怎样。这两句,实是一种不胜惋惜而又无限憎恨极其沉痛的呼唤。此中情意,在下面几句中,表达得更为深刻。
词人醒后,抬眼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画楼”打入脑际的,便是“重上”。因为在封建时代,妆楼与闺阁,是贵妇人主要活动场所。诸如登楼远眺,凭栏共语,饮酒赋诗,挑灯研读,都是在这个狭小的天地里。而这些闺帷韵事,唱随之乐,如今一去不复返了。所以一提及“画楼”,不期然而然的会发出“与谁同”的感慨。“与谁同”这一问,既说明词人正处于载独无依的境况中,同时还倾吐了重上时必是孤单单地无人相伴。个中滋味,与另词《御街行》“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所表达的情怀相一致。同样问得深沉,悲切,任何人读了,也会为之一掬同情之泪。
“记得玉钗斜拨火”二句,很明显是从“画楼”而忆及的闺中韵事之一。人的常情,越是在孤寂与痛苦之中,人们越是会常常忆起过去印象最深、极饶情趣的琐事,希望从饱含幸福与辛酸的回忆中,得到一点安慰。如前所述,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在金兵入侵前,朝夕相处,研究学问,日以继夜,乐此不疲。“玉钗斜拨火”这节的描写,正是对那时美好生活的追忆。“斜拨火”这一动作看闺帷中温卑的意趣,把人物形象活画了出来,使读者仿佛看到词人正手执玉钗,轻轻地拨弄着篆香上的灰烬。连她那兴致勃勃、心情欢快的神情和心灵手巧、娴熟利落的举止,都能体察得出。对当事人来说,这印象实在太深了,时刻不忘,恍如昨事。“记得”二字就表达了这种情意。而人们也能想象到:他们夫妇俩当年点着篆香,相对而坐,望着升起的烟柱,嗅着散发的芳香,冥思遐想,意会神谋,安定闲适,怡然自得的欢乐情景。“瑞脑香消魂梦断,”那一切的一切都象燃着的“宝篆”一样烟消香散,如同被吹散的梦一样,无影无踪,莫可追寻了。“宝篆成空,”份量极重,决不是小别轻分时“香冷金貌”、“瑞脑香消”所能比拟,简直可以说“万事皆空。”
过片“回首紫金峰”句,上承“画楼重上”而来。“回首”一句,自是载独无依,东西漂泊。欢乐也好,悲伤也好,都在词人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每一思及,总想从这里找回什么,以慰愁怀,然而眼前所见,却是“雨润烟浓”水气云腾,烟雾弥俊,笼翠峰峦,挡住视野,看不到中原大好河山和可爱的故乡,那亲人“千里孤坟”上已拱的墓木就更不用说了。’于是悲从中来,愁思起伏,恰如紫金峰前大江汹涌,滚滚东流,不可遏止。“一江春浪醉醒中,”所蕴蓄的愁思,.不仅有己身孤苦伶仃之痛,更多的是国家危难局势飘摇之悲。这险恶的现实和不幸的遭遇,好似一场醒犹未醒的恶梦,噬啮着诗人破碎的心灵。顿使她陷于如醉如痴、迷离恍惚的状态中。此七字蕴义最富,极为含蓄,是全词的警句。陈廷焯说:“情词凄绝,多少血泪,”
“回首紫金峰,”故乡邀远,往事如烟,词人不禁清然泪下。“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这句措辞有力,悲中带愤。“留得”一词,与上文“记得”“回首”一气贯通,使全词结构更加显得缜密。“前日泪”是指国破、夫亡、家散等不幸所积累抛下的痛苦之泪。故乡远隔,亲人永别,千言万语,向谁诉说,她只得把满腔悲痛与愤慨所凝成的血泪,从湿透了的罗襟上拧了下来,对着征鸿用力弹去。“弹与征鸿”,化用鸿雁传书事,可与朱希真“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相见欢》)同样设想新奇。但就悼亡而言,则以借用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赠兄秀才入军》)句意,较为贴切。意思是说望着天际的归鸿,“倚楼无语理瑶琴,”通过琴声诉说凄苦情怀,寄托哀思,柳永所谓“无侈恨一,相思意,尽分付征鸿”(《雪梅香》)、贺铸“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乡目送归鸿”(《六州歌头》),所有词均如此都是这样。
- 它山堰十里犹闻震地雷,海神惊惧勒潮回。游人只爱山川好,一馀因谁惠得来。
- 辛司法宅观妓(一作王绩诗)南国佳人至,北堂罗荐开。长裙随凤管,促柱送鸾杯。云光身后荡,雪态掌中回。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颓。
- 东居 八折得黄花赠阿娇,暗抬星眼谢王乔。轻车肥犊金铃响,深院何人弄碧箫?
- 步自玉局会饮于判院涂丈廨舍正得日字肩舆访药市,散步困两膝。行行初及门,品第已不一。细阅廊宇下,纷然莫穷诘。席地堆雄附,连盘伫参术。云乳色晶荧,沈檀气芬苾。溪毛极草莽,水族包虫蛭。贵者如丹砂,贱者如乾漆。苦者如胆礬,甘者如石蜜。陈者如酺醢,新者如枣栗。来为中国用,往往四夷出。海贾冒风涛,蛮商经崒嵂。厚利诱其前,颠沛不遑恤。小亦挟千镮,多至金百镒。开张自寅卯,收拾过酉戌。富豪盛僮奴,羸老携儿侄。车马浩骈填,坌然皆迸溢。晚饮各酩酊,归装满箱帙。人生天地间,禀赋阴阳质。寒温傥乖误,未免生众疾。至人穷物性,扶世方开术。春冬别根苗,南北辨枳橘。形色与气味,审订皆具述。庸夫肆胸腑,妄以甲代乙。聩聩莫知诫,十疗宜十失。念我奉慈亲,春秋垂八秩。仰事则欣欣,退处常栗栗。尝闻仁者寿,又闻惠迪吉。版舆来三年,清健如一日。平生读医书,殆未通六七。甘草真国老,盐梅乃良弼。储蓄以待用,选抡贵纖悉。譬如天未雨,先已营居室。所以身强健,有若天阴隲。正惟养生外,万宝无所昵。往年忆曾游,初亦无固必。忽得九老图,如得清庙瑟。仪冠甚英伟,真是旧名笔。右太师潞公,左司马君实。弹棋以为戏,一局良未毕。君实思沈吟,心志何专一。潞公随所应,气貌加闲逸。诸公各注视,袖手观弹击。焚香与之对,想像见真率。携持恐失堕,固已藏之密。重来何所见,追叹空唧唧。他年玉局仙,希踪老蓬荜。
-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忆自南昌返故乡,移家来就镜湖凉。鹤雏养得冲霄汉,松树看成任栋梁。手版永抛贫亦乐,肩舆时上老何妨。平郊东望江城近,隐隐清笳送夕阳。
- 王忠文公挽词梁木今其壤,谁能问大钧。恩深两宫赙,哀动四州民。已矣天人策,伤哉社稷臣。吾生良可耻,不及见斯人。
- 走笔戏邵兴宗子鱼一尾不曾有,又诺毘陵苍鼠毫。细粒吴粳谁下咽,尖头越管底能操。
- 代影答赠一首寒宜絮帽蒙头坐,暑称松风洒顶凉。虮虱更无依附处,方知清野策为长。
- 题善草字者一绝獐猎包羞爵秩加,舆人捧腹只呀呀。踏摇妍状当垆手,如许银钩殆可嘉。
- 和刘后村梅花绝句一双白鹤骑焉往,十万青蚨散即休。吟透何郎早春句,输他占射得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