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翻译和注释

译文
燕地小草刚像丝绒一般柔软纤细,秦地的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了树枝。
当你怀念家园盼望归家之日时,我早就因思念你而愁肠百结。
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要吹进罗帐激起我的愁思呢?

注释
燕草:指燕地的草。燕,河北省北部一带,此泛指北部边地,征夫所在之处。
秦桑:秦地的桑树。秦,指陕西省一带,此指思妇所在之地。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君:指征夫。怀归:想家。
妾:古代妇女自称。此处为思妇自指。
罗帏:丝织的帘帐。

春思问答

问:《春思》的作者是谁?
答:春思的作者是李白
问:春思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春思是唐代的作品
问:春思是什么体裁?
答:五古
问: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出自 唐代李白的《春思》
问: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的下一句是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问: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春思赏析

  李白有很多描写思妇心理的诗篇,《春思》是其中之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爱。此诗《春思》中的“春”就包含有这两方面的意思。此诗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春天景物起兴,别具一格。思妇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丈夫,颇为伤怀。她申斥春风,正是明志自警,恰到好处。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可以视作“兴”。诗中的兴句一般是就眼前所见,信手拈起,这两句却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的春天景物起兴,颇为别致。“燕草如碧丝”,当是出于思妇的悬想;“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把目力达不到的远景和眼前近景配置在一幅画面上,并且都从思妇一边写出,从逻辑上说,似乎有点乖碍,但从“写情”的角度来看,却是可通的。试想:仲春时节,桑叶繁茂,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盼望在燕地行役屯戍的丈夫早日归来;她根据自己平素与丈夫的恩爱相处和对丈夫的深切了解,料想远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见到碧丝般的春草,也必然会萌生思归的念头。见春草而思归,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首句化用《楚辞》语,浑成自然,不着痕迹。诗人巧妙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真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所以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能起的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于丈夫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传写出来了,这是一般的兴句所不易做到的。另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丝”谐“思”,“枝”谐“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音乐美与含蓄美。

  三四两句直承兴句的理路而来,故仍从两地着笔:“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丈夫及春怀归,足慰离人愁肠。按理说,诗中的女主人公应该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断肠”承之,这又似乎违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联系上面的兴句细细体会,就会发现,这样写对表现思妇的感情又进了一层。元代萧士赟对此诗评述揭示了兴句与所咏之词之间的微妙的关系。诗中看似于理不合之处,正是感情最为浓密所在。

  旧时俗话说:“见多情易厌,见少情易变。”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的可贵之处在于阔别而情愈深,迹疏而心不移。诗的最后两句是:“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捕捉了思妇在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帐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从艺术上说,这两句让多情的思妇对着无情的春风发话,又仿佛是无理的,但用来表现独守春闺的特定环境中的思妇的情态,又令人感到真实可信。春风撩人,春思缠绵,申斥春风,正所以明志自警。以此作结,恰到好处。

  无理而妙是古典诗歌中一个常见的艺术特征。从李白的这首诗中不难看出,所谓无理而妙,就是指在看似违背常理、常情的描写中,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各种复杂的感情。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金山寺
    招提凭高冈,四面断行旅。胜地犹在险,浮梁袅相拄。大江当我前,颭滟翠绡舞。通流与厨会,甘美胜牛乳。扣栏出鼋鼍,幽姿可时睹。夜深殿突兀,太微凝帝宇。壁立两崖对,迢迢隔云雨。天多剩得月,月落闻津鼓。夜风一何暄,大舶夹双橹。颠沉在须臾,我自檝迎汝。始知像教力,但度无所苦。忆昨狼狈初,只见石与土。荣华一朝尽,土梗空俯偻。人事随转烛,苍茫竟谁主。咄嗟檀施开,绣楹盘万础。高阁切星辰,新秋照牛女。汤休起我病,转上青天去。摄身凌苍霞,同凭朱栏语。我歌尔其聆,幽愤得一吐。谁言张处士,雄笔映千古。
  • 读武惠妃传
    桂折秋风露折兰,千花无朵可天颜。寿王不忍金宫冷,独献君王一玉环。
  • 用谢艮斋韵题欧阳长老墨梅
    屏灯红灼烁,窗月正黄昏。印出横斜影,分明竹外村。
  • 和答诗十首。和分水岭
    高岭峻棱棱,细泉流亹亹。势分合不得,东西随所委。悠悠草蔓底,溅溅石罅里。分流来几年,昼夜两如此。朝宗远不及,去海三千里。浸润小无功,山苗长旱死。萦纡用无所,奔迫流不已。唯作呜咽声,夜入行人耳。有源殊不竭,无坎终难止。同出而异流,君看何所似。有似骨肉亲,派别从兹始。又似势利交,波澜相背起。所以赠君诗,将君何所比。不比山上泉,比君井中水。
  • 游山
    久客喜归舍,况逢秋气新。聊乘行艓子,闲觅住庵人。道士青芒屦,高僧白毛巾。更须苔井水,一为濯京麈。
  • 风入松 泊舟好溪,卢希颜相留,寓陈碧山丹
    好风吹皱玉龙鳞。飞雪点吟身。南明古色供诗眼,缆扁舟、鸥鹭相亲。邂逅希颜公子,留连访戴山人。环中天地一壶春。深锁碧窗云。步虚声度迎仙引,小屏空、唤醒梅魂。且向花边听雨,不知松外敲门。
  •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
    物理须深玩,人心定不凡,棣华春竞秀,鸿影暮相衔。天性人为贵,同胞岂异心。疾行迷后长,思昔更伤今。忆昔防提日,堂前聚戏嬉。利心驱逸马,分背欲何之。富贵真余事,儿孙亦后身。四支先自贼,骈拇若为人。矢束折应难,叶密根无托。斯道固昭然,叹息人何莫。儒衣而儒冠,满口谈诗书。君看鬩墙心,异类诚不如。我行箕山颠,上有贤弟兄。高节振颓俗,余芳丐后生。二父及诸郎,异世真一体。
  • 都下寄友人叶褧之
    朝车皆有从,暮辙各有投。茫茫声利区,贱客难独留。岂无平生交,音容杳南州。幽怀欲有诉,寤寐不可求。追我夙昔欢,负子今日游。勉矣尚有适,所困非所羞。
  • 食蛤戏成
    满壳濡潮汐,因沙产海漘。文身吴太伯,缄口鲁铜人。雀化宜分隽,蛙烹肯拟伦。试呈饕赋手,半熟酒含津。
  • 颂古十七首
    江面无风平似镜,转头变态互呈新。冯夷驾浪险难涉,渔父操舟妙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