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夕阳已经落下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暗静寂。

月光照进松林夜晚渐生凉意,风声泉声共鸣分外清晰。

山中砍柴人已经全都归家而去,烟霭中鸟儿刚归巢安息。

与丁大约定今晚来寺住宿,独自抚琴站在山路等你。

韵译
夕阳徐徐落入西边山岭,
千山万壑忽然昏昏暝暝。
松间明月增添夜的凉意,
风中泉声听来别有情味。
打柴的樵夫们将要归尽,
暮烟中的鸟儿刚刚栖定。
期望你能如约来此住宿,
我独抱琴等在萝蔓路径。

注释

业师:法名业的僧人。一作“来公”。山房:僧人居所。期:一作“待”。

度:过、落。

壑:山谷。倏:一下子。

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响声。

樵人:砍柴的人。

烟:炊烟和雾霭。一作“磴”。烟鸟:暮烟中的归鸟。

之:此。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之子:这个人。宿:隔夜。宿来:一作“未来”。

孤琴:一作“孤宿”,或作“携琴”。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问答

问:《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的作者是谁?
答: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的作者是孟浩然
问: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是唐代的作品
问: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是什么体裁?
答:五律
问: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出自 唐代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问: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的下一句是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问:出自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
答:孟浩然名句大全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赏析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其背景是这样:孟浩然住在僧人业师的庙里,他的朋友丁大(可能是丁凤,有才华而不得志)约定晚上来庙里和他共宿。天快黑了,丁大还没有来,孟浩然就除庙等候他,并作此诗记其事。孟浩然的诗,其特点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挟异”。这首诗写极平凡的事,但却挥洒自如,诗中有画,盛富美感。

【评析】:

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诗的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不心焦,不抱怨,足见诗人风度。境致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亦是佳品。(刘建勋)

【英语翻译】:

AT THE MOUNTAIN-LODGE OF THE BUDDHIST PRIEST YE
WAITING IN VAIN FOR MY FRIEND DING
Now that the sun has set beyond the western range,
Valley after valley is shadowy and dim....
And now through pine-trees come the moon and the chill of evening,
And my ears feel pure with the sound of wind and water
Nearly all the woodsmen have reached home,
Birds have settled on their perches in the quiet mist....
And still -- because you promised -- I am waiting for you, waiting,
Playing lute under a wayside vine.

孟浩然在山水诗中,很善于表现自然景物在时间中的运动变化。山区寻常的景物,一经作者妙笔点染,便构成一幅清丽幽美的图画。

此诗写诗人夜宿山寺中,于山径之上等待友人的到来,而友人不至的情景。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全诗不仅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令特征,而且融合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境界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

这首诗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形象,不仅仅准确地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态特征,而且融统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特别是“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见泉而感山幽,细致入微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全部感受,很有韵味。

全篇前六句都是融情入景,到了第七句,才点出“之子期宿来”,然后在第八字再点出一个“候”字,彰显了诗人不焦虑不抱怨的儒雅风度,也从侧面表露出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对友人的信任。“孤琴候萝径”,以“孤”修饰琴,更添了孤清之感。孤琴的形象,兼有期待知音之意。而用“萝”字修饰“径”,也似有意似无意地反衬诗人的孤独。因为藤萝总是互相攀援、枝蔓交错地群生的。这一句诗,在整幅山居秋夜幽寂清冷的景物背景上,生动地勾勒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这位风神散朗的诗人,抱着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的到来。诗的收尾非常精彩,使诗人深情期待知音的形象栩栩如生。

表面上看起来,前六句是写景,只有结尾两句写候友。其实不然,诗从一开始就在写候友,不过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前六句看起来是无人之境,实际上是友人之境。“群壑倏已暝”是诗人看到的,“松月生夜凉”是诗人感到的,“风泉满清听”是诗人的感觉,“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也是诗人看到的。这些诗句表明诗人候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待读到“孤琴候萝径”,暗藏在景物中的人,与抚琴候友的人迭在一起,形象蓦地活起来,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全诗色彩不断变幻,景物描写十分清幽,语言含蓄委婉却不失韵味。“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是此诗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遇越州贺仲宣
    君在镜湖西畔住,四明山下莫经春。门前几个采莲女,欲泊莲舟无主人。
  •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
    八十空门子,深山土木骸。片衣闲自衲,单食老长斋。道性终能遣,人情少不乖。樔枸居上院,薜荔俯层阶。洗钵前临水,窥门外有柴。朗吟挥竹拂,高楫曳芒鞋。迸笋斜穿坞,飞泉下喷崖。种花忻土润,拨石虑沙埋。旧往师招隐,初临我咏怀。何当缘兴玩,更为表新牌。
  • 秉文以田事入村归而寄之二首
    屡雨不濡土,凉风兹已秋。不知今岁事,定获几分收。日籴每怀虑,岁余当逭忧。题诗才纸尾,又起望云头。
  • 属事吟
    鹪鹩分寄一枝巢,不信甘言便易骄。当力尚难超北海,去威何足动鸿毛。愿将情意分明谢,肯把恩光取次烧。天宠居多为幸久,春花无奈正夭饶。
  • 南湖书院
    捍川始成邑,巡甸遂建都。千载倚修堤,三吴达高涂。卫军弛马牧,令尹司官湖。濬中深有蓄,丰外坚无虞。往昔水冒没,伤哉人愁吁。雨常夏潦盈,旱必秋田枯。民功念久隳,邦患諗预图。忽惊华构敞,岂为从览娱。溪落露鲂鲤,草长戏鸥凫。丹霞出云表,翠巘亘天隅。缅怀谢公言,希迹岩栖徒。且复与闾里,共守桑府区。
  • 杂曲歌辞。春游吟
    初春遍芳甸,千里霭盈瞩。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 呈吾宗茂夫
    国初名下数三陈,今代吾宗又有人。兄弟已推眉更白,功名何虑骨犹屯。濂溪气韵娟娟月,康节襟怀盎盎春。奋迅发挥吾敢许,稳登鸾凤上麒麟。
  • 游雁门山
    羲和前珥节,云锁已先开。仙鹤迎人至,山花拂酒来。问奇缘石室,伐阴出层台。人影半空落,归鹞足下回。
  • 谢荐医
    容貌天黥二十年,刳肠一洗帐无缘。祗今纵使逢医缓,却顾霜毛已飒然。
  • 林馆避暑
    池岛清阴里,无人泛酒船。山蜩金奏响,荷露水精圆。静胜朝还暮,幽观白已玄。家林正如此,何事赋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