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輧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注释
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为神源洞府间?凝聚起来为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为最高处。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为松树和山下为流水。那些行动为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源人相见。云彩聚集,星斗挪动,源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金色为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源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
诗里面为“少君”是指能和神源沟通为人。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源,能得长生不老之法,骗取了汉武帝为信任。以后人们就以“少君”代指游源为向导。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问答
问:《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的作者是谁?
答: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的作者是刘禹锡
问: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是唐代的作品
问: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是什么体裁?
答:七古
问: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出自 唐代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问: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的下一句是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问:出自刘禹锡的名句有哪些?
答:刘禹锡名句大全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赏析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 约老谢丈及诸友寻梅闻道梅花发,山边复水边。要穿居士屩,还傍野人船。船礴须穷日,飘零忆去年。携壶虽我约,能赋属公先。
-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陆瑁养鱼池林塘岂如昔,尚想昔时居。秋草自鸣鹳,寒波犹戏鱼。纷纭钩饵底,琐碎刀匕余。任公有奇术,默坐岁几余。
- 与张琬同年饮于龙兴寺所居台城风物已凄凄,牢落行人邂逅齐。秉烛相看如梦寐,片帆回首又东西。依依团扇秋仍好,脉脉青娥恨却低。一曲琵琶无限意,时时閒客思都迷。
-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 同皇甫兵曹天官寺浴室新成招友人赏会温室欢初就,兰交托胜因。共听无漏法,兼濯有为尘。水洁三空性,香沾四大身。清心多善友,颂德慰同人。
-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共公赫怒,天维中摧。鲲鲸喷荡,扬涛起雷。鱼龙陷人,成此祸胎。火焚昆山,玉石相硾。仰希霖雨,洒宝炎煨。箭发石开,戈挥日回。邹衍恸哭,燕霜飒来,微诚不感。犹絷夏台。苍鹰搏攫,丹棘崔嵬。豪圣凋枯,王风伤哀。斯文未丧,东岳岂颓。穆逃楚难,邹脱吴灾。见机苦迟,二公所咍。骥不骤进,麟何来哉。星离一门,草掷二孩。万愤结习,忧从中催。金瑟玉壶,尽为愁媒。举酒太息,泣血盈杯。台星再朗,天网重恢。屈法申恩,弃瑕取材。冶长非罪,尼父无猜。覆盆倘举,应照寒灰。
- 求志书院诗四首陈师道履常之所居也癯槁岩下士,迹隐心捷径。汗颜尘中夫,谄笑幸游骋。贤哉陈夫子,两不伤厥性。洁身风波涂,独若万钧锭。
- 小重山 时有武林之行、值时变,故弗果,因笑问西风一叶舟。阿谁招我上,武林游。岂知身世两悠悠。西湖好,孤负桂花秋。应笑乐平侯。无端千百计,一场休。愿将功烈阐皇猷。南飞雁,莫为稻梁谋。
- 谒金门天似水。池上藕花风起。隔岸垂杨青到地。乱萤飞又止。露湿玉阑闲倚。人静自生凉意。泛碧沈朱供晚醉。月斜才去睡。
- 宴别幼遐与君贶兄弟乖阙意方弭,安知忽来翔。累日重欢宴,一旦复离伤。置酒慰兹夕,秉烛坐华堂。契阔未及展,晨星出东方。征人惨已辞,车马俨成装。我怀自无欢,原野满春光。群水含时泽,野雉鸣朝阳。平生有壮志,不觉泪沾裳。况自守空宇,日夕但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