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引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翻译和注释
译文
不知秋风是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一群群的大雁。
早晨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羁旅他乡的孤客最先听到了秋声。
注释
引:一种文学或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开头。
至:到。
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雁群:大雁的群体。
朝:凌晨。
庭树:庭园的树木。
孤客:单身旅居外地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闻:听到。
秋风引问答
问:《秋风引》的作者是谁?
答:秋风引的作者是刘禹锡
问:秋风引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秋风引是唐代的作品
问:秋风引是什么体裁?
答:乐府
问: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出自 唐代刘禹锡的《秋风引》
问: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的下一句是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问:出自刘禹锡的名句有哪些?
答:刘禹锡名句大全
秋风引赏析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进一步推寻思索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
“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结合前两句诗,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此刻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孤客最先闻”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孤客最先闻。”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而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这首诗借景抒情,主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 淮阴行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 山水画山隐幽居草木深,鸟啼花落书沉沉。行人杖履多迷路,不是书声何处寻。
- 闻王妈妈定做小祥功德作二首唐家閧里闲游赏,妈妈家中请和尚。二百衬钱五味食,羊毛出在羊身上。
- 雨中宿超化寺暴雨如建瓴,龙渊俄怒流。逸哉我三士,冒雨探奇幽。古寺浮积壤,危若萍与沤。抱忧穷乐事,斗酒聊重留。
- 答剑门朱宰和益昌夜泊韵好辞绝妙过邯郸,开卷清风起坐间。想见襟怀濯冰雪,如闻吟啸满云山。离亭剑阁千峰碧,归梦莱衣五彩斑。尊酒相逢更何许,秋帆回首下牢关。
- 夜出过利涉门红纱笼烛照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
- 浣溪沙艾蒳香消火未残。便能晴去不多寒。冶游天气却身闲。带雨移花浑懒看,应时插柳日须攀。最堪惆怅是东栏。
- 点绛唇(题雪中梅)春遇瑶池,长空飞下残英片。素光围练。寒透笙歌院。莫把寿阳,妆信传书箭。掩香面。汉宫寻遍。月里还相见。
- 宣静三台 呜鹤余音卷一自小飘蓬,身心落魄,云游多在山东。世间事,看破浑是假,想荣华犹似梦中。盖个庵儿,隈山靠水,栽松种竹成林。炕暖窗明,乐清闲、胜竞利名。月朗山东,凉风细细,南溪绿水粼粼。渐炼得方寸如灰冷,一阳生,玉鼎自温。秀气氤氲,仙花烂熳,芳芬开遍黄庭。玉女金童,采将来、炼就紫金。运转三关,驱回四象,冲和一点灵明。气结神凝。听笙箫、一派乐音。夙世前缘,生逢正教,全真妙道幽深。行满功成,跨鸾鹤上太
- 漱玉亭有龙衔水下层霄,俯视浮屠漱海潮。净倚栏干清耳目,笙篁声里落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