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丙辰季夏避暑山中长松修竹恍若蓬莱异人之居

六月厌烦襟,纵步情未足。
爱此石径长,缈缈清溪曲。
古道何人居,门头对修竹。
好鸟发新声,静极成幽独。
山风吹晚凉,山影摇红绿。
翘首兴未阑,青猿睡初熟。

注释


【原题】:
丙辰季夏避暑山中长松修竹恍若蓬莱异人之居走笔索句以纪其事

丙辰季夏避暑山中长松修竹恍若蓬莱异人之居问答

问:《丙辰季夏避暑山中长松修竹恍若蓬莱异人之居》的作者是谁?
答:丙辰季夏避暑山中长松修竹恍若蓬莱异人之居的作者是释斯植
问:丙辰季夏避暑山中长松修竹恍若蓬莱异人之居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丙辰季夏避暑山中长松修竹恍若蓬莱异人之居是宋代的作品
问:六月厌烦襟,纵步情未足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六月厌烦襟,纵步情未足 出自 宋代释斯植的《丙辰季夏避暑山中长松修竹恍若蓬莱异人之居》
问:六月厌烦襟,纵步情未足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六月厌烦襟,纵步情未足 的下一句是 爱此石径长,缈缈清溪曲。
问:出自释斯植的名句有哪些?
答:释斯植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惠性上人
    惠性忽通,差别无碍。七纵八横,得大自在。向微尘晨转浑身,影落五湖云水外。问时人,会不会。明白一句子,卞璧无瑕,骊珠绝颣。
  •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 江月晃重山 辛丑上元前一夕,积雪试晴,顿
    慨然感兴,以此写之梅萼香融霁雪,檐牙暖溜悬冰。出林幽鸟动春声。元宵近,愁里梦还惊。村巷依然素月,寒窗只是青灯。难寻遗老问承平。南朝事,千古独伤
  • 凌虚台记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 美人
    美人抱瑶瑟,哀怨弹别鹤。雌雄南北飞,一旦异栖托。谅非金石性,安得宛如昨。生为并蒂花,亦有先后落。秋林对斜日,光景自相薄。犹欲悟君心,朝朝佩兰若。
  • 不须檀板与金樽
    醒来拍手倚雕栏,啜茗哦诗子细看。纵有浅斟低唱者,个别清意不相干。
  • 富春山人为予道其所获石于江中者状甚怪伟欲
    奇礓巑岏倚秋江,俗眼过几多所忽。风霜锻链愈坚重,怒浪喷激不可没。富春山人好尚古,见此便以作吾物。镌鑱牵挽置庭下,犀角鲸牙蛟蜃骨。精金凝滑露筋膂,老玉磥砢开窍窟。狂螭奔拿势夭矫,猛兕抟生气蓬勃。山人夸我谓如此,欲我诗之惭拙讷。何当走到山人家,抚月摩烟观突兀。
  • 和林叔己咏扬守福寿林塘之韵
    史君幽趣钟灵台,胸中台画如天开。居閒薄发林塘胜,根原福寿两山来。石骨旁峙虎蹲踞,泉脉下绕龙瀊洄。高低随巧结亭榭,收拾造化成锦堆。绯黄紫绿献态度,纤洪浓淡敷条枚。四时春色常在目,嘘咻无用邹律催。那么禁林凤池上,须君缓步锵鸣瑰。讵容袖手此山下,龟朋鹤侣相追陪。
  •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
    街头旋买双芒屩,作意登山殊不恶。苍崖无罅竹鞭逸,崩石欲坠松根络。凭高开豁快送目,历险崎岖危著脚。川云忽起两蛟舞,瀑水高吹万珠落。大岩空腔谁所刳?绝壁峭立端疑削。坡平或可坐百人,峡束仅容飞一鹤。蛇蹊岌岌头自眩,鬼谷惨惨神先愕。秦皇马迹散莓苔,如镌非镌凿非凿。残碑不禁野火燎,造物似报焚书虐。人民城郭俱已非,烟海浮天独如昨。
  • 奉命太原途中呈王坦翁副使
    旧持汉节愧前人,闻许传来若不真。五鼓促回千里梦,一官妨尽百年身。关山吐月和和远,诗景含秋句句新。孤馆可能忘客情,脱巾聊进一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