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临江仙·闺思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旧游帘幕记扬州。
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
天涯万一见温柔。
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忧愁与西风应该早有盟约,它们年年一起相会在萧瑟的清秋。长忆旧游于帘帷帐幕风月繁华的扬州,而今形单影只只能在孤灯下重温旧梦,一觉醒来只见屋梁上双燕栖宿明月流照高楼。
绣着鸳鸯的洛带虽已因岁月的风尘而暗淡,还是要梳妆打扮保持原来的美貌风流。万一天涯游子归来见到我,我形容消瘦是为相思而消瘦,我形容憔悴而惭羞也是为他而惭羞。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
清秋:清秋节,即重阳节。
扬州:指风月之地。用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句意。
罗带鸳鸯(yuān yāng):绣有鸳鸯花纹的丝织合欢带。
尘暗澹(dàn):表示离别时间已久。澹:“淡”的异体字。
风流:指美好动人的风韵,此处有使风韵美好动人的意思。
见:同现,出现。设想情郎来到。温柔:指温柔乡,喻美色迷人之境,此指伊人香闺。
因:一本作缘。

临江仙·闺思问答

问:《临江仙·闺思》的作者是谁?
答:临江仙·闺思的作者是史达祖
问:临江仙·闺思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临江仙·闺思是宋代的作品
问:临江仙·闺思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出自 宋代史达祖的《临江仙·闺思》
问: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的下一句是 旧游帘幕记扬州。
问:出自史达祖的名句有哪些?
答:史达祖名句大全

临江仙·闺思赏析

【评解】

这是一首闺中怀人词。上片写年年清秋,愁与西风俱来。
“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写出了闺中人孤独寂寞的境况。
下片言“罗带鸳鸯,尘灰暗淡。”睹物思人,不胜感怀。“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写尽闺中相思之苦。全词抒情委婉,工丽别致。

【集评】

姜夔《梅溪词序》(《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七引):梅溪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
王士禛《花草蒙拾》:宋南渡后,梅溪、白石、竹屋、梦窗诸子,极妍尽态,反有秦、李未列者。虽神韵天然处或减,要自令人有观止之叹,正如唐绝句,至晚唐刘宾客、杜京兆,妙处反进青莲、龙标一尘。

赏析

史达祖的这首《临江仙》一词选自《历代诗余》卷三十八,这是一首借景咏人的词。上片写秋士善怀,因秋怀人;下片紧承双燕,从对方着笔,是男方想象中的情景。从对方对自己的相思,写出自己对对方的深情厚意。

头两句造语极为隽永巧妙。不说因秋生愁,而说西风约愁赴秋。皇甫冉“暝色赴春愁”(《归渡洛水》),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咏怀古迹》)皆善用“赴”字。这两句说愁与西风就象有了心灵感应一样,一年一度如约赶到秋天去。这样来表现“秋士悲”这一传统主题,不仅标新立异,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而且语言朴实,不流于纤巧,达到了格高意新的境界。

第三句至上片末,用逆笔追写愁的由来。旧游扬州,牵人魂梦。扬州,风月之地。杜牧《赠别》诗云:“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苏轼《和赵郎中见戏》诗:“燕子人亡三百秋,卷帘那复似扬州?”帘幕,成了扬州的象征。著梦,犹言入梦。灯光引人入梦。一觉醒来,皓月当空,看到的是乳燕双栖,想到的是燕双人独,心里徒生悲伤。“一灯 ”二句,传达出秋夜独处、醒梦无时、对月怀人的愁苦神情。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同是梦后醒来突见双燕最难为怀的愁苦之情,彼言春恨,此写秋愁,共以境界传意,可称珠连璧合。

下片就上片扑朔迷离的梦境和梦觉所见的月中双燕,展开联想的翅膀,转入遐思。罗带鸳鸯,即鸳鸯绣带,一种绣有鸳鸯图案的合欢带 。江总《 杂曲》:“合欢锦带鸳鸯鸟,同心绮袖连理枝 。”看见绣带上的鸳鸯,自然会引起闺思,从而发出“更须整顿风流”这句心灵深处的独白。“整顿”,犹言修饰,是承上句 “尘暗淡”说的。罗带生尘,可见久不整顿了,这里有“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感慨。“更须”是就下句“万一重见”说的。万一重见,引起了更须整顿的心理活动,这里有“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由罗带引起的内心活动是复杂的:无法重见,却又希望重见,直到万一重见的各种想法,一齐涌上心来。这就非常细腻地刻画出了闺情。结尾二句,尤为缠绵悱恻。元稹《莺莺传 》载莺莺诗云:“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瘦”是由罗带感到的,“瘦应缘此瘦”,写出了相爱之深,不惜为郎憔悴,表现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羞 ”是由万一见想起的,“羞亦为郎羞”,这里既有对青衫憔悴的同情,也有对红袖飘零的自责,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复杂,表现了对不幸身世的感慨。下片结构巧妙,脉络细密,句句关联,字字映带,一环扣一环,使言情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前人论白石、梅溪、碧山、玉田四家词,曾以味厚、情深、品高、气静评说他们在艺术上的共同造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这首小令,“节短韵长,其情乃深”的艺术特色,尤为突出。写自己,则颠倒梦魂,栖情双燕;写对方,则绵绵情思,化为痴想。或借外物咏怀,或直探心灵的奥秘,感情真挚强烈,蕴藉含蓄,发展了五代、北宋以来婉约词风,很有深度 。而深情又是通过千锤百炼的语言来完成的,这正是张镃在《梅溪词序》里说的“辞情俱到”的意境。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石筒峡
    槎枒怪石乱撑空,岩脚无沙到石筒。春水溶溶迟日丽,扁舟荡桨称朝东。
  • 同燕公泛洞庭
    风光淅淅草中飘,日彩荧荧水上摇。幸奏潇湘云壑意,山旁容与动仙桡。
  • 次韵答曾司法
    精神由日就,格律忌雷同。我匪从它入,君应自此工。多岐怜世路,力学振家风。莫易朱弦绝,各年论最公。
  • 和林和靖先生梅韵
    纷纷红紫勿相猜,自古骚人酷嗜梅。皂盖折花怜老杜,黄梅时雨忆方回。一生耐冻天怜惜,满世趋炎我独来。桃李争春身老大,急须吟醉莫停杯。
  • 王成之给事挽歌辞
    诗骚湘水客,风度曲江公。一夕南楼去,千秋东省空。囊封震朝右,墨敕绝宫中。赠极文昌贵,君恩厚饰终。
  • 建康六感齐
    尧宫不翦茨,禹室无崇壤。巍巍天步隆,万代犹可仰。荒哉二三君,经营务华敞。落柹满清江,飞斤殷遥响。疏渊引澜澳,筑圃迁林莽。筋九毙民躯,赀财倾国币。雄心独未倦,矫首生遐想。时徂陵谷变,无事犹悲曩。殷忧易兴怀,逸乐难终亭。过客问青栖,荒畦棘花长。
  • 大酺(元夕寓京)
    渐入融和,金莲放、人在东风楼阁。天香吹辇路,净无云一点,桂柳霜魄。雪霁梅飘,春柔柳嫩,半卷真珠帘箔。迢迢鸣鞘过,隘车钿辔玉,暗尘轻掠。拥琼管吹龙,朱弦弹凤,柳衢花陌。鳌山侵碧落。绛绡远,春霭浮鳷鹊。民共乐、金吾禁静,翠跸声闲,遍青门、尽停鱼钥。衩袜寒初觉。方怪失、绣鸳弓窄。误良夜、瑶台约。渐彩霞散,双阙星微烟薄。洞天共谁夸鹤。
  • 舟次安州孝感县偶感寒疾卧病舟中复大风不可
    船头风声鸣万鼓,扁舟系览沙边树。船中病客昼闭篷,睡起空江日亭午。鸡犬萧条数家县,市声已变淮南语。长年三老唤不醒,一叶波间去如舞。
  • 已亥杂诗 69
    吾祖平生好孟坚,丹黄郑重万珠圆。不才窃比刘公是,请肄班香再十年。
  • 春贴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
    长乐晓钟残,皇与入问安。东风犹料峭,冒絮御余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