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看山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渺。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在船上看山,山峦如同骏马疾走,数百座群峰顷刻间就从眼前过去了。
错杂不齐的前山瞬间变化万千,纷杂繁多的后岭犹如惊骇而奔跑。
仰看山上的小路歪斜盘回曲折,高远处隐约地看见有人在上面行走。
我在船中高高地举起手想和山上的行人打招呼,孤单的船只却像飞鸟一般往南驰逐而去。
注释
走马:奔跑的骏马。
倏忽:很快地,忽然。
槎(chá)牙:形容不齐的样子。
变态:改变形态。
杂沓(tà):沓,一作“逐”,杂乱。这里形容“惊奔”的样子。
微径:山间小路。
缭绕:回环旋转。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的样子。
欲与言:指想和山上的行人说话。
江上看山问答
问:《江上看山》的作者是谁?
答:江上看山的作者是苏轼
问:江上看山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江上看山是宋代的作品
问: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出自 宋代苏轼的《江上看山》
问: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的下一句是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问:出自苏轼的名句有哪些?
答:苏轼名句大全
江上看山赏析
嘉祜四年(1059年),苏轼从眉山赴汴京途中,途径荆州,乘船江行,看到两岸的群山心中充满不尽的喜悦之情,其中被巫山秀美艳丽景象、巍峨的气势所吸引。于是诗人写下这首诗,以多维多角度地描写船行之速,来表现诗人当时的奇趣盎然。
- 端午词东宫阁扬子江心铸鉴成,俗传兹日最标灵。宣猷祝学通文史,问膳多欢奉帝廷。
- 书客星阁平生看破刘文叔,不肯依乘赤伏符。底处只缘曾识面,故应人唤作狂奴。
- 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韵酬俞好问四首倦眠书砚付埃氛,烟尽当窗一篆云。黠鼠谁令如鬼物,痴猫吾欲与弹文。雨余自揣薪槱绝,客里尤怜仆厮勤。花尽春残不须惜,好谋归棹趁南薰。
- 题和靖先生观梅图无怀上人徵予作痴童癯鹤冷相随,笑指南枝傍小溪。到处一般香影色,孤山只在断桥西。
- 十六月夜再同子文、巨济、李叔粲南溪步月际晚溪游暮欲归,追凉逐胜却成迟。月如醉眼生红晕,山作愁眉带淡姿。天下无人闲似我,秋边有句说从谁。弟兄一再更相送,行到更深笑不知。
- 雨中花慢宴阙花倚栏郊外花,乍别芳姿,醉登长陌。渐觉联绵离绪,淡薄秋色。宝马频嘶,寒蝉晚、正伤行客。念少年踪迹。风流声价,泪珠偷滴。从前与、花朋花侣,镇赏画楼瑶花。今夜里、清风明月,水村山驿。往事悠悠似梦,新愁苒苒如织。断肠望极。重逢何处,暮云凝碧。
- 病中宿宜阳馆闻雨难眠夏夜抵秋赊,帘幔深垂窗烛斜。风吹桐竹更无雨,白发病人心到家。
- 铜鱼使赴都寄亲友行尽关山万里馀,到时闾井是荒墟。附庸唯有铜鱼使,此后无因寄远书。
- 入谒马上作残月冬鼓喧,中衢幰轮鹜。九关忽洞闢,万盖沈云布。烛乱建章星,麈迷华阴雾。车幅避鸣驺,銮音听朝御。嗟予亦何为,簉此珍群羽。野鹤载轩愁,狂狙裹衣怒。肃穆未央朝,蹒跚寿陵步。人生固有志,躁静各成趣。生当伏农畎,乃尔汙贤路。峨弁束蓬颠,吞腥满饥素。乐育过阿陵,增裨乏尘露。徒怀一割志,但恐流芳暮。且复竣逡巡,南山有场圃。
- 读书傍砌看黄妳,临池诵子虚。顾惭虽耗忘,聊复惜居诸。屋上两鸜鹆,波间双鲤鱼。疑他不识字,何事也听书。
- 7淮海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