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首页 >> 古诗词 >> 文同 北斋雨后原文

北斋雨后

文同宋代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0
纠错/补充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庭院小小,园圃却极清幽雅致,所以常常免去属吏的例行参见,留连其中。
雨后成双成对的鸟雀在竹枝上对鸣、跳跃,深秋时节,一只蝴蝶飞来飞去,四处寻觅。
唤人打扫墙壁灰尘把吴道子的画挂起,与好友在窗边一边品着香茗,一边细细端详赏鉴这画。
公事稀少,所以野兴渐渐多了起来,就如同过去的山居生活一样闲适。

注释
吴画:指 唐 吴道子所画的佛像。
野兴:指对郊游的兴致或对自然景物的情趣。

北斋雨后问答

问:《北斋雨后》的作者是谁?
答:北斋雨后的作者是文同
问:北斋雨后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北斋雨后是宋代的作品
问:北斋雨后是什么体裁?
答:七律
问: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出自 宋代文同的《北斋雨后》
问: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的下一句是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问:出自文同的名句有哪些?
答:文同名句大全

北斋雨后赏析

  此诗写北斋雨后的景色和作者的闲适心情,为作者1074年(熙宁七年)任兴元府(治所在今陕西汉中)知府时作。

  起联先总写北斋环境的幽静。北斋是作者在府衙内读书休憩的地方。庭院不大,园圃却极清幽,因为作者非常喜爱这个地方,所以常常免去属吏的例行参见,留连其中。“幽圃”不仅指地方僻静,主要还在于这里吏民不到,没有官事打扰,能使人得到心灵上的平静。旧时属吏每天早晚两次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长官,报告公事,叫“衙参”,也省称“衙”。说“常教”,就不是完全免除,不理政务,而是无事报告时,即免去虚套,用字很有分寸。这两句总掣全篇,又引起下文,下面各联,即分别从景、事、情三个方面,作具体描绘。

  颔联上承首句,扣住诗题,写北斋雨后之景。鸟雀和蝴蝶最怕雨,雨后天睛,它们也最先出来活动,所以作者最先听到竹上的鸟雀声。特用“双禽”两字,不仅因为鸟雀常常成对而飞,还因为两鸟对鸣,双双跳跃,更能见出鸟雀鸣叫的欢快悦耳,竹枝的摇曳多姿,如一鸟便有孤栖冷落之感。“占”是占有之意,写出鸟雀的欢喜得意神情,如改“占”为“站”,那就写成死鸟,索然无味了。深秋时节,蝶影已稀,故只写一蝶。因为这时花事已少,所以那只蝴蝶飞来飞去,四处寻觅。文同是宋代大画家,尤其擅长画竹,苏轼曾多次为其所画之竹题赞,《图画见闻志》也说:“文同墨竹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此联鸟声蝶影,高下相映,竹摇翠影,花含水珠,再衬着蓝天碧草,画面美丽,是大画家的手笔。“占”字、“寻”字,尤其传神,近代诗人陈衍特别赞赏它“下得切”,(见《宋诗精华录》),点评得很确切。这里的一切景物都是那样淡雅素净,雨后的空气一尘不染,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正是首句“绝清佳”的绝好写照。诗中虽然只写了景,可是这景中还有一个人,就是站在庭中欣赏这美景的作者,因而又同次句紧紧关合。

  上面写室外,下面转到作者在室内的生话。“吴画”指唐代大画家、被后人尊为“画圣”的吴道子的画,这里用作珍贵名画的泛称。“扫壁”不仅是因为爱惜画,也表明兴致很高,所以特别挂在壁上,细细端详品鉴,绝非随便打开草草一瞥。“越茶”即越地(今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所产之茶。越地盛产茶叶,多名贵品种,诗中因用作名贵茶叶的代称,同时也兼含着路远难致之意。茶叶既这样名贵难得,又是初次“试”饮,能享有此味者,是作者的知心好友,他们交谈时十分快乐欢畅。观画品茗,都是极其高雅之事,而一为独处之乐,一为交友之乐,情趣不同,而心情之恬淡闲适则相同。

  这清幽的景色和闲适的乐趣,勾起作者对过去山居生活的回忆,因而引出末联。“野兴”就是指山居生活的情趣。这句是倒装句,是说因为公事稀少,所以野兴渐渐多了起来,并不是说为了多些野兴而少办公事。而公事之少,又与作者的治理有方有关,这里含着一些得意心情。在作者的《丹渊集》中,载有不少他在各地任官时向朝廷上奏的减免当地人民赋税的奏状,可见他还是比较能同情人民疾苦的。然而,作者从1049年(皇祐元年)中进士,次年开始任官,到此时已二十五年,对仕宦生涯,已产生了一些厌倦情绪,所以末句表达了对旧日山居生舌的向往。作者次年所写的《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说:“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侵沙一万枝。我走宦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与该篇所写正是同样的心情。

精彩推荐:

  • 作者:韩偓,朝代:唐代
    标签:写景咏物

    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 作者:杨果,朝代:元代
    标签:写景妇女思念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

  • 作者:晏几道,朝代:宋代
    标签:写景抒情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 作者:元好问,朝代:金代
    标签:写景
    梦绕桃源寂寞回。春残滋味似秋情。多情翻恨酒为媒。数点雨声风约住,一帘花影月移来。小阑幽径独徘徊。
  • 作者:王之涣,朝代:唐代
    标签:离愁写景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标签:写景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 作者:卢炳,朝代:宋代
    标签:宋词三百首农村生活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饁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标签:古文观止生活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 ,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
  • 作者:王维,朝代:唐代
    标签:写景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 作者:虞集,朝代:元代
    标签:婉约写景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值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香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挪蓝,紫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古诗词 在线查询
单词乎 www.danc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