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乱云扰扰水潺潺。
笑溪山。
几时闲。
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
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
倦游回首且加餐。
短篷寒。
画图间。
见说娇颦,拥髻待君看。
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

注释

桃源:地方名。
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娇颦:谓蹙眉含愁的媚态。
拥髻:谓捧持发髻,话旧生哀。

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问答

问:《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的作者是谁?
答: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的作者是辛弃疾
问: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是宋代的作品
问: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乱云扰扰水潺潺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乱云扰扰水潺潺 出自 宋代辛弃疾的《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问:乱云扰扰水潺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乱云扰扰水潺潺 的下一句是 笑溪山。
问:出自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
答:辛弃疾名句大全

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赏析

  作者送元济之归豫章的词有两首。除这首外,还有一首《鹧鸪天》。两相比较,似乎这首词更闲逸,更富有诗情画意。词的上片写送别之景。以“人去隔仙凡”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边三句写近景。言阵雨过后,天上乱云飞渡,扰扰攘攘;山涧溪水潺潺,淙淙作响,山下溪中,一派喧闹的景象。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幽闲一点。表现了对尘世纷扰的厌恶,对仙家清静的向往。作者自注说:“桃源乃王氏酒垆,与济之作别处”。“更觉”二句为过渡句。是说以此为界,近处,则尘世喧嚣纷扰;而远处,犹如人间仙境。从结尾三句看,作者送别元济元之的时间在农历二月,乍暖还寒时候,山上积雪未消。故“万壑”三句是说,酒楼之外,千岩万壑,为积雪所覆盖,“琼作树,玉为栏”,和瑶池一般,真乃人间仙境。为下片写“倦游回首”烘托了气氛。词的下片写送别之情。开头一句写殷勤送别之意。“倦游回首”言辞官归里;“且加餐”言心情虽然不好,还是要保重身体,多吃一点。“短篷寒,画图间”,写其归程。言乘坐小船,行进在寒烟之中,真像生活在画中一样,令人陶醉,心旷神怡。“见说”句写其归后家庭生活。言娇妻美妾正拥髻以待,向君倾诉衷肠。前着“见说”二字,化实为虚,虚虚实实,更灵动有趣。末后三句写其归游东湖。既照应词题,点出元济之归去的时间和地点,又描写了柳嫩梅残的初春景色,以景结情,潇洒有致。

0
纠错
猜你喜欢
  • 东坡先生移守广陵以诗往迎先生以淮南旱书中
    去年使君道广陵,吾州空市看双旌。今年吾州欢一口,使君来为广陵守。麦如栉发稻立锥,使君忧民如己饥。似闻维舟祷灵塔,如丝气上淮西脽。随轩膏泽人所待,风伯何知亦前戒。虎头未用沈沧江,龙尾先看挂清海。为霖功业在傅岩,如何白首拥彤幨。世上谗夫乱红紫,天教仁政满东南。青袍门人老州佐,干世无成志消惰。封章去国人恨公,醉笑从公神许我。琼花芍药岂易逢,如淮之酒良不空。一釂孤鸿烟雨曲,平山堂上快哉风。
  • 和敖教谕
    又迟东南缉落毛,儿衣折尽海纹涛。静看机事枭群奕,醉倚西风蠃二豪。黄菊篱间三引满,夕阳楼上一凭高。故人经乱浑无恙,赢得新吟可拟骚。
  • 颂古一○一首
    家家门掩蟾蜍月,处处莺啼杨柳风。若谓纵横无变异,犹如掷剑拟虚空。
  • 偈颂十首
    赵州南,石桥北,观音院里有弥勒。祖师遗下一只履,直至而今寻不得。
  • 翠屏峰
    削玉横陈开翠屏,东西有路总堪登。向来同识春山面,犹有苍苍九节藤。
  • 又用韵
    杏坛铿尔瑟声稀,剑佩三千羽盖飞。独对春风吟咏处,从今愿学舞雩归。
  • 相和歌辞。从军行
    秋来风瑟瑟,群马胡行疾。严城昼不开,伏兵暗相失。天子庙堂拜,将军玉门出。纷纷伊洛间,戎马数千匹。军门压黄河,兵气冲白日。平生怀伏剑,慷慨既投笔。南登汉月孤,北走燕云密。近取韩彭计,早知孙吴术。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 秋思七言八首
    早遇鹤山先生子,晚登和义郡王门。静翁道翁两知己,恸哭新坟接旧坟。
  • 记梦
    梅花清入梦,诗骨定非常。半树原遮藓,无风也自香。篮舆冲暮雪,茅舍带晨霜。傍竹依松处,无心肯向阳。
  • 寻郭道士不遇
    问师云已出,杖履水东湾。世上方多事,山中亦小闲。竹光新雨后,禽语夕阳间。自出云关去,钟声送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