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幕府中急送来征召文书,就好似飞鸟般快捷匆盈,披用破旧裘衣,骑用瘦马,我趁着月照三更匆匆赶路。
脱不了俗例,自觉好笑,怎会不想回家,只是担心耽误赴官的期程。
一路用,十里陂塘涟漪泛起,群群春鸭嬉戏闹腾,川原用棵棵桑柘遍地铺翠,袅袅晚烟无风自平。
这一生只应该在田里耕作到老,是谁让春官知道了我的姓名?
注释
被檄(xí):接到征召的羽檄。邓州:中原南北交通要冲,南宋和金曾在此激战。幕府:古时军队出征,施用帐幕,因此把将帅办公的地方称为幕府。
鸟羽匆:在这里一语双关,既是指征召文书用插有匆细的鸟羽,也是指文书传递迅速,如飞鸟展翅般的匆捷。古时的军事文书,凡用插鸟羽的,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送,因此称为“羽书的“羽檄的。
敝:破旧。裘:毛皮的衣服。羸(léi):瘦弱。三更(gēng):夜晚十二时左右,或以为即指子时(夜间十一时至隔日凌晨一时),此泛指半夜。
未能免俗:据《世说新语·任诞》说,古时的出俗,在七月七日晒衣,富人都在庭院中晒满了绫罗绸缎。阮咸家里贫穷,没有什么衣物可晒,便用竹竿把粗布短裤挂晒在院中,并自称是因为“未能免俗的。后来这句话成为一句常用熟语,意思是没能摆脱社会惯例,仍按出俗行事。元好问在诗中用这一熟语,大概是指他正迷沉于田园生活之时,一旦接到官府文书,便也同普通人一样,急急赴命如火,因此不禁自觉好笑,有自我嘲讽之意。
岂不怀归:语出《诗经·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的怀归,想回家。简书,书信,书简。诗人用此典来表示自己留恋家园,却又迫于羽书之命的心情,非常贴切自然。程:程限,期限。
陂(bēi)塘:池塘。
桑柘(zhè):桑树和柘树。柘,就是黄桑,叶可喂蚕。在北方农村中多见。
合:应该。田间老:在田里耕作到老。
春官:古代以春、夏、秋、冬四季设官。据叙述古代官制的《周礼》一书所说,春官是掌管国家典礼的,因此,后世便把春官作为礼部的通称。识姓名:知道我的姓名。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问答
问:《被檄夜赴邓州幕府》的作者是谁?
答:被檄夜赴邓州幕府的作者是元好问
问:被檄夜赴邓州幕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被檄夜赴邓州幕府是金代的作品
问:被檄夜赴邓州幕府是什么体裁?
答:七律
问: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出自 金代元好问的《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问: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的下一句是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问:出自元好问的名句有哪些?
答:元好问名句大全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赏析
金哀宗正大七年(公元1230年),元好问因服母丧而闲居河南内乡白鹿原。接到邓州(今河南邓州)守将移剌瑗(即移剌粘合)的征召文书,聘用他为幕僚。因当时正在对蒙古抗战,因此军中征召迅速,诗人也不得不星夜起程,途中,写下该诗。
- 题宗室大年画扇四首王孙蕴奇意,纨素澹云烟。借与王摩诘,含毫思邈然。
- 次韵和宫保庞丞相见贶之作岁阴谁不感摧颓,更值亨衢出处催。根柢只堪陪栎社,功名何足玷云台。览穷文史篇章倦,过尽荣华老病来。宫衮裁诗褒意厚,昏瞳刮膜喜重开。
- 门奕奕彤闱下,煌煌紫禁隈。阿房万户列,阊阖九重开。疏广遗荣去,于公待驷来。讵知金马侧,方朔有奇才。
- 禹帝祠几岁钦文命,今朝拜禹陵。稽山新雨霁,鉴水暮云凝。更睹玄圭锡,悬知四载乘。川灵洎河伯,千古获依凭。
- 夜闻萧伯和与子上弟读书少日耽书病得臞,何曾灯火稍相疏。如今老懒那能许,卧听邻斋夜读书。
- 谢程致道监丞以秋夜直舍二诗相视并简苏在廷秋风虽云高,不到建章宫。巨丽发妙思,翰墨争豪雄。移子范舟兴,入此潘庐中。诗成到谁手,茧面丝发翁。岂不怜此老,气薾志亦穷。聊以壮观之,行潦落长虹。低头谩漠北,攘臂徒辽东。自娱蓬蒿兴,敢傍珪璧丛。清时难但已,有感如霜锺。慎莫视苏子,是更得家风。
- 与萧远上人游少华山寄皇甫侍御寻危兼采药,渡水又登山。独与高僧去,逍遥落日间。渐看闾里远,自觉性情闲。回首知音在,因令怅望还。
- 杨柳枝鹤性**望远攀。过潼关。秋深雨霁乍衣单。水云寒。争忍昔年名利染,早回还。夕阳村落杏*间。望家山。
- 累日不到中园晚步闲咏南陌西陂趁物华,归来扶杖重咨嗟。绿罗浅淡新开叶,红玉玲珑半谢花。泉溜拍池初跳鲤,柳枝含雨不胜鸦。啼禽亦有伤春恨,百种鸣声到落霞。
-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仁庙规模远,慈闱教爱隆。承平万世策,临御五千功。玉锁开天上,金滕纳匮中。乘云那复见,陵柏起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