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
摇檝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
虽异中原险,方隅亦壮哉。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并不是江南不好,只是楚客自生哀愁。
摇桨渡江,远望水朗连成一片,江岸远处的树,好似迎人而来。
雨后初晴吴山明朗,红日高照海门开敞。
江南地带,尽管险固有异中原,方寸之地亦壮哉!
注释
“江南”二句:屈原放逐江潭,宋玉因作义招魂》,有“魂兮归来哀江南”句。又据义北史》;庾信仕南朝,以聘西魏留长安,因仕于北周,虽位单通显,然常有乡关之思,乃作义哀江南赋》以寄意。这两句合用二典,寄托诗人对中原沦陷的哀痛。
楚客句:时中原尚未收复,此为陈与义自抒其怀念故国的哀愁。楚客,自指。作者虽说是洛阳人,在避乱期间,曾辗转襄汉湖湘等地,长达五年,所以自称“楚客”。
朗平渡:“渡平朗”的倒文。形容水朗相连。
摇楫:划桨,行船。
吴岫:指吴山。吴山一名胥山,又称城隍山,在杭州市钱塘江北岸。雨余:初晴。
海门:指钱塘江口,镇名,在浙江临海县境内。义海宁县志·浙江潮说略》引褧(jiǒng)伯宣义潮候图说》曰:“浙江(即钱塘江)之口,有两山焉,其南曰龕(kān),其北曰赭(zhě),并峙江海之会,谓之海门。”
方隅:边境。这里指临安的城池。壮哉:语本义史记·陈平世家》: “高帝南过曲逆,上其城,望见其屋室甚大,曰:壮哉县!吾行朗下,独见洛阳与是耳!”
渡江问答
问:《渡江》的作者是谁?
答:渡江的作者是陈与义
问:渡江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渡江是宋代的作品
问: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出自 宋代陈与义的《渡江》
问: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的下一句是 摇檝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问:出自陈与义的名句有哪些?
答:陈与义名句大全
渡江赏析
这首诗作于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0年)。前一年(公元1129年)的夏天,作者在广南奉诏,由闽入越,趋赴绍兴行在,任起居郎。至高宗绍兴二年正月,随车驾返回临安,诗为渡钱塘江而作。
- 百字令(西湖十咏·断桥残雪)凝云冱晓,正コ花才积,荻絮初残。华表翩跹何处鹤,爱吟人在孤山。冻解苔铺,冰融沙甃,谁凭玉勾阑。茸衫毡帽,冷香吹上吟鞍。将次柳际琼销,梅边粉瘦,添做十分寒。闲踏轻澌来荐菊,半潭新涨微澜。水北峰峦,城阴楼观,留向月中看。巘云深处,好风飞下晴湍。
- 诗赠晚学李君眼前龙虎实纷纭,说破丹砂世莫闻。故脱衣冠寻旧隐,便将猿鹤入深云。间编野录前朝事,静校仙经古篆文。满腹分明惟是识,尘寰谁认紫阳君。
- 用晦翁十梅诗韵酬张伯修孙子直柳丝不禁梳,桃毳不耐雪。梅残剪春绡,永日霏不绝。
- 沈朝议之渊挽诗早擅云间誉,唯公伯仲贤。谏篇余祖烈,经学自家传。出处无余恨,哀荣得两全。善人今已矣,埋玉向新阡。
- 又次韵彦博游无为寺二首灵蜕岿然谢垢埃,焚香却立叹奇哉。自从新岁门常掩,不见青山眼懒开。飞观千楹孤鸟堕,斋盂万指晓鲸催。亦知空劫已前事,浪说十生曾去来。
- 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即自谤如来,何因得辨才。和风三二月,花发为谁开。
-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银地有馀光,方公道益芳。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蔡邕自非易寒暑,示始解衣襟。不谓母疾久,三年惟一心。
- 喻郎中观我庵万物备於我,我观卒未休。智者返观我,纵横得自由。
- 北园杂咏小桥密接西冈路,支径深通北崦村。老子意行无远近,月中时打野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