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浣溪沙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晴空万里,我登上杨柳掩映的高楼,眺望一片芳草绿到天边。劝你不要登上高楼的顶点,因为此时登高怀远,最是伤怀。
堂下的新笋已长成竹子,落花已碾成尘土作了燕子筑巢的新泥。此时再怎忍心听那林梢上传来杜鹃的的啼叫呢?

注释
浣(huàn)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碧(bì)四垂:四面青天与远处绿野相接,自高而下,同一碧色。
芳草:意为芳草掩映的归途。
高梯:高楼。暗指登高易动乡情。
燕巢(cháo)泥:落花化为泥土,被燕子衔去筑巢。
林表:林外。
杜鹃(juān):鸟名,其声衷苦,似“不如归去”,勾人乡思。

浣溪沙问答

问:《浣溪沙》的作者是谁?
答:浣溪沙的作者是周邦彦
问:浣溪沙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浣溪沙是宋代的作品
问:浣溪沙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出自 宋代周邦彦的《浣溪沙》
问: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的下一句是 劝君莫上最高梯。
问:出自周邦彦的名句有哪些?
答:周邦彦名句大全

浣溪沙赏析

这是一首风致深婉的怀乡词。上片写空间之广大,以表现乡愁之深广,下片以眼前物色的变化来表现词人的迟暮和滞留之感。全词由天而地,由远而近,缘景入情 ,把游子的情怀表现得深婉动人,缠绵悱恻,情真意切。
开篇“楼上”句,言晴空寥廓,四面下垂,是对环境、气氛的渲染。一个“垂”字能在人们心头唤起一种自高而下的辐射状的空间之感来 。“楼前”句以接天的芳草借指通向故乡的道路,富于形象美,含蓄蕴藉地表达出黯然别恨和悠悠乡思 。“劝君”句是自言自语的独白。此句一反“远望可以当归”之意。言作者正是由于怕触动这无法排遣的乡心,才不敢凭高眺远 。这是翻进一层的手法,却吞去后半不予点破,可谓深沉委婉。
下片三句写阑珊春事引起的乡思 。一 、二句对起,写新笋已长成绿竹,春花却落为燕泥。此二句以花木消长,时序推移,这对比鲜明的景物触发词人的羁怀旅思 、暮感悲心。“忍听”句语出李中“忍听黄昏杜宇啼(《 钟陵禁烟寄从弟》),而运典自然,一如己出 。“林表”,即林梢 。杜鹃啼声哀苦,如唤“不如归去 ”,故亦称催归鸟。词人的一片归心,于结句点出,然亦点到即止 ,不作过分渲染,而寄兴深微,自成妙诣。
此词的结构颇具匠心 :上下片均为前两句写景,后一句缘景入情 ;上片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下片写近景 ,发抒时光流逝之慨。这样的布局谋篇,把作者的乡愁表现得荡气回肠,淋漓尽致。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 次韵酬陈判官见贻
    一篇为惠枉瑶封,疑是仙文自蕊宫。始信夫君才力大,居然天地入形笼。
  • 戏投竹叶急流中
    戏投筠叶赴湍流,颠倒纵横不自由。我亦江湖飘一苇,千波万浪信沉浮。
  • 点绛唇
    枕簟冰清,渐觉秋凉也。
  •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路绕清溪三百曲。香满黄昏雪屋。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懒春迟。
  • 摸鱼儿
    这身儿、从来业障。一生空自劳攘。生生死死皆如梦,更莫别生妄想。没伎俩。只管去、天台雁荡寻方广。几人不省。被妻子萦缠,生涯拘束,甘自归黄壤。世间事,一斤两个八两。问谁能去俯仰。道义重了轻富贵,却笑输回来往。休勉强。老先生、从来恬淡无妆幌。一声长啸,把拄杖横肩,草鞋贴脚,四海平如掌。
  • 端明殿学士张公挽词
    三分已高明,乐哉贤父兄。勋名希葛亮,问学本诸程。襟满英雄泪,琴亡手足情。相从九泉下,何处觅三英。
  • 黑青
    黑者须当黑似漆,仔细看来无别色。更兼牙肚白如银,名号将军为第一。
  • 赋以鹤羽代银甲
    峄阳孤桐鸣素丝,玉为轸兮金为徽。四珍合就已奇绝,犹嫌指声未清彻。负金翅管长且尖,剪成爪样鸾胶粘。轻弦入手剩超越,却笑弹筝后银甲。要知妙处岂在声,一抚一拍如渊明。劝君会此不须话,世不宜真只宜假。
  • 四犯令·月破轻云天淡
    标签:送别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酴醾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