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一丛花·咏并蒂莲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那并蒂莲好像歪斜带着玉佩的美女刚刚跳完霓裳羽衣舞,相对而视,各自梳妆。一阵微风吹过,它们又低下头来,好像在柔声地商量着什么。它们有一样的忧伤和思念,舍情脉脉,背对着夕阳。
花朵娇艳的色泽褪去,但香味却更加浓郁。在银色月光的照耀下,池塘里的并蒂莲如同桃根、桃叶姐妹一样相依相守,陪伴着双宿双栖的鸳鸯。残余的菰米漂在水中,低沉的乌云渐浓,它们把同样的情寄托在一个人身上。

注释
一丛花:词牌名,双调,七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平韵。
并蒂莲:并排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莲花常见而并蒂莲罕见,人们常常用并蒂莲比喻相亲相爱之人,也常将并蹄莲用来祝福,形容天长地久。
阑珊:零乱、歪斜之意。李贺《李夫人歌》:“红璧阑珊悬佩挡,歌台小妓遥相望”。霓裳(ní cháng):指唐代的霓裳羽衣舞。
绾(wǎn)红妆:谓两朵莲花盘绕连结在一起。
凌波:本指女子步履轻盈,若行水面,后代指美女,这里借指并蒂莲。
软语:柔和而委婉的话语。
桃根桃叶:晋王献之爱妾姐妹二人。
菰(gū)米:一名“雕胡米”。
沈(chén)云:即“沉云”,浓云、阴云。
潇湘(xiāo xiāng):指湘江。相传舜之二妃娥皇、女英随之南巡不返,死于湘水。这里借二妃代指并蒂莲。

一丛花·咏并蒂莲问答

问:《一丛花·咏并蒂莲》的作者是谁?
答:一丛花·咏并蒂莲的作者是纳兰性德
问:一丛花·咏并蒂莲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一丛花·咏并蒂莲是清代的作品
问: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 出自 清代纳兰性德的《一丛花·咏并蒂莲》
问: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 的下一句是 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
问:出自纳兰性德的名句有哪些?
答:纳兰性德名句大全

一丛花·咏并蒂莲赏析

  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不唯勾画出并蒂莲之神韵,并使诗人之性情深蕴其中,意含要眇,耐人寻味。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烛影摇红(隔窗闻歌)
    闲苑深迷,趁香随粉都行遍。隔窗花气暖扶春,只许莺莺占。烛焰晴烘醉脸。想东邻、偷窥笑眼。欲寻无处,暗掐新声,银屏斜掩。一片云闲,那知顾曲周郎怨。看花犹自未分明,毕竟何时见。已信仙缘较浅。谩凝思、风帘倒卷。出门一笑,月落江横,数峰天远。
  • 寄骥禅人
    姑苏台畔恶相从,海涌峰前事亦同。故国梦回春已走,水云相望一帆风。
  • 竹书筒二首
    过者创奇制,霜圆断竹寻。苍筤破云色,萧瑟移风音。径寸不为短,探幽乃觉深。中间自空洞,枝干何嵚崟。投恐成龙去,吹还作凤吟。稜稜人有节,竅竅物无心。俭仆他难比,提携力易任。绝姿古皇道,虚受圣人襟。或贮谏官草,多收女史箴。简兮用可贵,吾不换南金。
  • 王思道碑堂下作
    苍苍宰树起寒烟,尚有威名海内传。四府旧闻多故吏,几人垂泪拜碑前。
  • 瑞鹤仙(乡城见月)
    绀烟迷雁迹。渐断鼓零钟,街喧初息。风檠背寒壁。放冰蜍飞到,丝丝窗隙。琼瑰暗泣。念乡关、霜芜似织。漫将身、化鹤归来,忘却旧游端的。欢极。蓬壶蕖浸,花院梨溶,醉连春夕。柯云罢弈。樱桃在,梦难觅。劝清光,乍可幽窗相伴,休照红楼夜笛。怕人间、换谱伊凉,素娥未识。
  • 冬暖海棠盛开三绝
    少为紫陌看花郎,岁晚维摩住病坊。忽被彩云瞒老眼,错呼青女作红娘。
  • 次韵林吉甫游天宫
    闻说星郎隐翠峰,鵷鸾回首大明宫。倦游壮岁抛朝绂,归梦清江忆钓筒。贤圣相期黄卷裹,是非都付浊醪中。更闻莲社多幽侣,我欲时来问苦空。
  • 依韵酬蔡阳叔赴永倅留别
    朱绂翩翩别乘行,候人楚语喜秋晴。君山木落洞庭阔,帝子魂归湘水清。曾叹选官称一字,旧闻世誉重三明。餟醨若访垂纶客,苇岸夷犹鼓枻声。
  • 陪王枢密饭坐间示新诗因次其韵
    相业兵韬材总堪,君王喜与阿戎谈。枢机旋转斗垂北,殿阁邃清风自南。主圣端如乾用九,公归当待汉登三。史家莫比唐房杜,大似商宗旧学甘。
  • 今朝六月六,谷泉被气{上祝下土}。不是上天堂,便是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