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浦口号
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
注释
全唐诗:卷371-15
刘郎浦口号问答
问:《刘郎浦口号》的作者是谁?
答:刘郎浦口号的作者是吕温
问:刘郎浦口号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刘郎浦口号是唐代的作品
问:刘郎浦口号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 出自 唐代吕温的《刘郎浦口号》
问: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 的下一句是 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
问:出自吕温的名句有哪些?
答:吕温名句大全
刘郎浦口号赏析
咏史诗难在是议论而又不死于议论之下。我们且看吕温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
前二句:“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初看时,上句是叙事,下句是想象中的物象,似乎没有什么议论在内。据《三国志》记载,当时孙权对于刘备,既有戒心,又要结亲,是包藏政治用心的。这一点,周瑜说得很明白:“愚谓大计,宜徙(刘)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
可是作者写诗,并没有把史实简单概括一下完事,而是借令人可以触摸的艺术形象发表议论。请看“明珠步障幄黄金”这句,既写出孙刘结亲时那种豪华场面:孙夫人使用的步障,是缀满了明珠的;新婚夫妇居住的地方,连帷幄也用黄金来装饰。然而我们深入加以寻味,会发觉这种描写,不仅仅是为了铺叙结婚场面的豪华,还含有这种豪华所隐藏的政治用意。不难看出,诗人把“史”和“诗”很好地统一起来了。
再看下面:“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分明是对孙权的嘲笑。看来已显出议论的面目了。但是细看之下,它又和一般论史不同。一般论史可以是这样平直地写:“刘备以天下事为重,不因一女子而易其志。”说得准确,没有味道。这里却以唱叹出之。诗人发问道:谁会为了一个女子而看轻了天下呢?而孙权、周瑜居然想用来换取刘备鼎足三分的决心,结果又如何呢?写来有顿挫之势,饶有情致。这是从侧面取影,让人们自己去寻思和领悟它的正面意思。这样,它同史论就有灵活与板滞的区别,不是死在议论之下了。
(刘逸生)
- 眼儿媚东风拂槛露犹寒。花重湿阑干。淡云殢日,晨光微透,帘幕香残。阴晴不定瑶阶润,新恨觉心阑。凭高望断,绿杨南陌,无限关山。
- 幽居乐万籁不在耳,寂寥心境清。无妨数茎竹,时有萧萧声。
- 题画廿四首桃花浪暖锦层层,勤尔渔郎莫下罨。恐有鲤鱼鳞甲变,龙门三月要蜚腾。
- 偶得数琉璃瓶置窗几间因取小鱼漾其中乃见其方安林下乐樵渔,底事牵来剖竹符。道院固知人少讼,丰年何幸俗多娱。头随野鹤穿花径,静看游鱼戏玉壶。却愧此身犹束缚,未能归去老江湖。
- 参议余公挽诗假荫非公志,书生若命何。高才宁汩没,荣路故蹉跎。仲子能传业,词场遂决科。暮年方慰意,乐极又悲歌。
- 樟亭观涛涛来带势转雄,带猎猎驾长带风。雷震带云霓里,山飞霜雪中。激流起平地,吹涝上侵空。翕辟乾坤异,盈虚日月同。艅艎从陆起,洲浦隔阡通。跳沫喷岩翠,翻波带景红。怒湍初抵北,却浪复归东。寂听堪增勇,晴看自发蒙。伍生传或谬,枚叟说难穷。来信应无已,申威亦匪躬。冲腾如决胜,回合似相攻。委质任平视,谁能涯始终。第一百二十二卷
- 闻同庚不幸有感我生甲申岁,同岁知几人。十中无一在,使我涕陨巾。尝试屈指数,谁登要路津。不过五六辈,踪迹半已陈。其一最先达,进为国大臣。宠荣无与比,近亦以讣闻。顾我何为者,本是陇亩民。持橐已过分,寿更近七旬。独恨苦拘缚,归志不得申。天复放我归,遂此自由身。湖山堪寓目,风月足怡神。有花我共醉,有鸟助我吟。若不自娱乐,开口对芳辰。却恐泉下客,笑我浪苦辛。虽生亦何益,徒负百年春。
- 林楙南挽词新诗寄我五年前,读向寒窗倍黯然。自古伊优多得志,如君疏直竟谁惟。去凶何愧如行父,深底那知中咸宣。游世若为能远过,试收清泪问苍天。
- 清平乐·春宵睡重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 迎月尊酒贪迎月,人生醉后嘉。夜来窗不掩,吹落一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