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注释
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南。媪(ǎo):老妇人。
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秋作:秋收劳动。田家:农家。秋作:秋天的劳作。苦:劳动的辛苦,心中的悲苦。
夜舂寒:夜间舂米寒冷。舂:将谷物或药倒进器具进行捣碎破壳。此句中“寒”与上句“苦”,既指农家劳动辛苦,亦指家境贫寒。
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雕胡饭:即菰米饭。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
素盘:白色的盘子。一说是素菜盘。
惭:惭愧。漂母: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妇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少时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此诗以漂母比荀媪。
三谢:多次推托。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问答

问:《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作者是谁?
答: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作者是李白
问: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是唐代的作品
问: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是什么体裁?
答:五律
问: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出自 唐代李白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问: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的下一句是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问: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赏析

  五松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妇女。一天晚上李白借宿在她家,受到主人诚挚的款待。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当时的心情。

  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诗人寂寞的情怀。这偏僻的山村里没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欢乐的事情,他所接触的都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这就是三四句所写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秋作,是秋天的劳作。“田家秋作苦”的“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心中的悲苦。秋收季节,本来应该是欢乐的,可是在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农民竟没有一点欢笑。农民白天收割,晚上舂米,邻家妇女舂米的声音,从墙外传来,一声一声,显得十分凄凉。这个“寒”字,十分耐人寻味。它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

  五六句写到主人荀媪:“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脚跟上,上半身挺直,叫跪坐。因为李白吃饭时是跪坐在那里,所以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姓荀的女主人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月光明素盘”,是对荀媪手中盛饭的盘子突出地加以描写。盘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光的照射下,这盘菰米饭就像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在那样艰苦的山村里,主人端出这盘雕胡饭,诗人被深深地感动了,最后两句说:“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漂母”用西汉淮阴侯韩信的典故。这里的漂母指荀媪。荀媪这样诚恳地款待李白,使他很过意不去,又无法报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李白再三地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享用她的这一顿美餐。

  李白的性格本来是很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桀骜不驯。可是,对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却是如此谦恭,如此诚挚,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可贵品质。

  李白的诗以豪迈飘逸著称,但这首诗却没有一点纵放。风格极为朴素自然。诗人用平铺直叙的写法,像在叙述他夜宿山村的过程,谈他的亲切感受,语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是李白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题谢康乐石门作
    吾闻永嘉守,□□□□心。胜迹若犹在,云涧清且深。绿萝自蒙密,白日易森沉。□□松篠□,石门□登临。碧潭映千丈,瀑布飞□□。秋雨□微□,暮烟生长林。□□□皇华,□□往来□。偶尔□吟笺,遗风尚□□。悠悠归路长,恋恋惜馀芳。□动□水兴,兹焉安可忘。
  • 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
    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龙池护清澈,虎节到深邃。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
  • 送原公南游
    有意兼程去,飘然二翼轻。故乡多久别,春草不伤情。洗钵泉初暖,焚香晓更清。自言难解缚,何日伴师行。
  • 秦淮杂诗(二十首选—)
    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 韩非子引古谚
    为政若沐也。虽有弃发之费而有长发之利也。
  • 答王聘君 其二
    平无无饮量,难与醉乡期。老委青云志,空听白纻辞。寒烟昏塞口,残月淡娥眉。此际天涯客,凄凉只自知。
  •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谏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恩深忘位贱,义重觉生轻。不正诛锄法,仍蒙奖叹荣。百身何足报,天造固难名。
  • 题长安主人壁
    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①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②枕席琴书满,褰帏远岫连。③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促织惊寒女,秋风感长年。④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
  • 都下秋怀呈聂之美
    愚疏强从仕,趣尚与时乖。朅来游京邑,荣愿知谁谐。王国富英奇,气象摽岩崖。云鸿送双目,攀援路可阶。秋风转枯叶,飒飒绕寒斋。出门无所之,飞尘满天街。夫君宦示达,犹得称吾侪。解衣换斗酒,日尽平生怀。
  • 中书相公任兵部侍郎日,后阁植四松,逾数年
    丞相当时植,幽襟对此开。人知舟楫器,天假栋梁材。错落龙鳞出,褵褷鹤翅回。重阴罗武库,细响静山台。得地公堂里,移根涧水隈。吴臣梦寐远,秦岳岁年摧。转觉飞缨缪,何因继组来。几寻珠履迹,愿比角弓培。柏悦犹依社,星高久照台。后凋应共操,无复问良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