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南乡子·岸远沙平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
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江岸远处,平平的沙滩,夕阳照着归路,归路上晚霞灿烂。一只孔雀临水自赏,敞开的翠尾七彩斑斓。路上的脚步似把它惊动,谁知它认得行人开屏依然。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唐教坊曲,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归路:回家的路。
自怜:自爱。金翠尾:毛色艳丽的尾羽。
临水:言孔雀临水照影。

南乡子·岸远沙平问答

问:《南乡子·岸远沙平》的作者是谁?
答:南乡子·岸远沙平的作者是欧阳炯
问:南乡子·岸远沙平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南乡子·岸远沙平是唐代的作品
问:南乡子·岸远沙平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 出自 唐代欧阳炯的《南乡子·岸远沙平》
问: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 的下一句是 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问:出自欧阳炯的名句有哪些?
答:欧阳炯名句大全

南乡子·岸远沙平赏析

  这首词咏的是难过风光中的原野暮色。朝与暮作为特定内容可以有昂扬向上和颓废没落的寓意,但作为自然景色却都很美,旭日和夕阳,朝霞和晚霞,绚丽而富于变化,都能激起人们的美感。在古典文学中写暮色的名句、名作是不少的,欧阳炯能寓奇于变,写景抒情,与前人不相因袭,具有艺术魅力,他写南国新异景物,是出于妍雅之笔。这一首像一幅旅人暮归图。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词一开头虽无一字写河,而河已突现在画面。从远岸、沙滩,人们不难意识到附近有一条鱼归路曲折并行的河流。岸之“远”,“沙”之平都是人的感觉,所以词虽未直接写人而旅人也自然突现在画面上了。然后词人着一“归”字,使他的活动内容更为具体,而且能引起人的丰富联想。至于“日斜”、“晚霞明”,既点明了归途的时间,又渲染了景物的色彩。应当说这两句十一个字已把旅人暮归的背景表现得颇有画意了。下面三句则是画面的中心,是近景,是特写,它使暮景带上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这景象只有南国才有。

  孔雀的珍奇美丽,自古为人称道。屈原《九歌》描写少司命华丽的车盖,已提到以孔雀羽为饰。欧阳炯写的不是人工饲养的孔雀,而是野生孔雀。他写旅人忽见河边孔雀开屏,它那徘徊四顾的神气,俨然自怜其尾。孔雀长期未受人们侵扰,与人相狎,所以尽管起初被旅人的脚步声吓了一跳,但看看旅人又马上镇静下来,并没有拖着长尾飞去。

  这首词,从押韵看,它先用平韵,后用仄韵,给人以音律变化之美。整首词重视创造意境,景中有人,所以有以少胜多之妙。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咏春
    日日看山不厌山,白云吞吐翠微间。静明光里无穷乐,只是令人下语难。
  • 谢择之学士惠示吏隐宜春郡十诗因成五十六言
    达观终知世事劳,利名都是一鸿毛。登瀛自有仙游乐,缓带何妨吏隐高。深意庇民跻富寿,正辞华国耸英髦。抟风九万期鹏翼,且傲松轩弄彩毫。
  • 重九
    病余惟有骨崚嶒,节物催人祗自惊,肩比寒山为独耸,心将秋水觉双清。正冠落帽俱儿戏,采菊囊萸不老成。寂寞空斋卷书坐,欲持杯酒为准倾。
  •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手持金盏滟斜晖,目送归鸿万里飞。还似习家池上日,醉中倒载接䍦归。
  • 宴清都(中吕)
    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 藉田礼毕因成七言
    青旗斜倚耕壇雾,膏壤遥迎御耦春。二步不应踰旧礼,天心自欲劝蒸民。
  • 李白谪仙诗(此诗或谓李白作)
    我居青空里,君隐黄埃中。声形不相吊,心事难形容。欲乘明月光,访君开素怀。天杯饮清露,展翼登蓬莱。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对面一笑语,共蹑金鳌头。绛宫楼阙百千仞,霞衣谁与云烟浮。
  • 次韵贺胡邦衡除龙图阁学士且为六月三日眉寿
    马负羲图二百春,荣光犹属大河津。细推班列论思旧,谁似耆英宠数新。龙图使为黄阁老,洞岩应继紫岩人。他年笑视孙思貌,只自开皇至永淳。
  •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我送行舟,于水之次。春风吹两旗,君作天王使。罟客自求鱼,清江莫相避。
  • 风水洞
    君言洞好定非虚,只愁诗佳洞不如。两脚若能随杖屐,一生何用更轩车。听风听水纵横说,随醉随醒烂漫书。不解九重城里路,有人尘土化衣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