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三首
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
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
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
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注释
②婀娜:体态轻盈、婉转多姿的样子。
③挫:摧残。
白菊三首问答
问:《白菊三首》的作者是谁?
答:白菊三首的作者是司空图
问:白菊三首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白菊三首是唐代的作品
问:白菊三首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 出自 唐代司空图的《白菊三首》
问: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 的下一句是 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问:出自司空图的名句有哪些?
答:司空图名句大全
白菊三首赏析
菊花虽以黄色为正,但白菊因其洁白如玉的颜色,更易给人以清高脱俗之感,故历来咏白菊的诗词也为数不少。司空图的这三首诗,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作。
第一首诗是开题之作。诗歌的首句就显得非常突兀,气势非凡。尘世人间的纷纷扰扰,让人心烦意乱,渴求能有一方平静的天空来安抚自己的心灵。那些杨柳难以完成这一使命。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常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所以杨柳只会让人想起离别之情,使原有的烦乱心情更加沉重了。这种境况之下,诗人欣喜地发现,在置闰之前、霜雪未降的时节,菊花摇曳着轻盈的姿态,像是在为人作宽慰之解,此时,诗人心中的烦闷之情恐怕已经扫荡殆尽了。
第二首诗是接承了上首诗的诗意,描摹了菊花开放时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菊花的赞美之意。西风吹来,万物凋零,但此时此刻只有菊花还在池台庭院旁边以其婀娜多姿的体态绽放着生命力。虽然有严寒和霜雪袭来,但菊花毫无畏惧,摆动轻盈的舞袖,那醉人的花香就会萦绕在赏花人的面前,给人们带来了春天般的美好。
第三首诗写道,繁霜降下,秋去冬来,菊花终究要与人们辞别了。但是这种辞别没有哀伤与悲愁,只有从容与淡定。“且莫催”、“自低垂”的“且”与“自”二字,将菊花的从容姿态充分展现出来。尽管是辞别,菊花依然是横拖长袖,呈现出让人怜惜的姿容,那种乐观与淡定,让人不由得对菊花在来年春天的重新萌发充满了乐观的期望。“只待”与“舞来 ”也是非常富有表现力的字眼。
三首诗前后结构整齐、意脉贯通,采取以短篇连缀成长篇的手法,不但将白菊的动人形象展现于读者眼前,更提炼、升华出其内在的优秀精神品质,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 吊李肯齐天地由来有废兴,义无两大一身轻。封疆社稷若不死,妇女须眉安用生。纽解三网重接续,灰寒万劫独光明。便当配食三闾庙,启迪民彝见太平。
- 雨中观池荷急雨过池荷,飞酒来纵横。光圆走青盘。的皪寒珠明。炫转势不定,积多忽自倾。浩然江湖思,蓬窗听秋声。
- 浣溪沙(五首)干处缁尘湿处泥。天嫌世路净无时。皓然岩谷总凝脂。清夜月明人访戴,玉山顶上玉舟移。一蓑渔画更能奇。
- 浣溪沙(张国泰生日)快雨疏风六月凉。貂蝉人著彩衣裳。肃然心拜玉炉香。相国趣还调鼎鼐,潘舆指日下潇湘。秋来江上接归航。
- 西泠桥题画多宝峰头石欲摧,西泠桥边树不开。轻烟薄雾斜阳下,曾泛扁舟小筑来。
- 长安县后亭看画水冻横桥雪满池,新排石笋绕巴篱。县门斜掩无人吏,看画双飞白鹭鸶。
- 次韵苗彦先题薛献可新居四首方塘环植绿杨新,朱户重重欲闭春。若许茅茨傍清泚,敢教鹅鸭恼比邻。
- 次韵谢尉公靖同游北园五首凿堤要水近,依竹任迳斜。残叶时委地,晚笋犹穿沙。不知人间世,况论空中花。却思城市喧,阁阁鸣群蛙。
- 小桃小桃著子可怜渠,疏处全疏无处无。并缀一梢三十颗,缒枝欲折没人扶。
- 颂古三十一首逆水张帆过海门,漫天烟雾暗昏昏。举头便见扶桑国,休把南针定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