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诉衷情

柳腰空舞翠裙烟。
尽日不成眠。
花尘浪卷清昼,渐变晚阴天。
吴社水,系游船。
又经年。
东风不管,燕子初来,一夜春寒。

注释

  吴文英在苏州时有一姬妾,于公元1244年(淳祐四年)离异。从此词中“吴社水,系游船。又经年”句推测,此词应作于苏姬去后第二年,即公元1245年(淳祐五年),借之以忆苏姬。

诉衷情问答

问:《诉衷情》的作者是谁?
答:诉衷情的作者是吴文英
问:诉衷情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诉衷情是宋代的作品
问:诉衷情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柳腰空舞翠裙烟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柳腰空舞翠裙烟 出自 宋代吴文英的《诉衷情》
问:柳腰空舞翠裙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柳腰空舞翠裙烟 的下一句是 尽日不成眠。
问:出自吴文英的名句有哪些?
答:吴文英名句大全

诉衷情赏析

  “柳腰”两句,述女子怀春。此言伊人身穿翡翠色的衣裙曼歌盘舞着柔软的细腰身。但是舞技虽妙,无人赏识,所以她只得兴趣索然地回房独眠,可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却又难以入睡。两句活现了一位孤独女子怀春时那种醒也不是,睡也不是的处境。“花尘”两句,写春天景色。此言春季的白天里是万紫千红,艳阳暖人;可是一到傍晚天空中却又不知不觉地变得阴沉沉了。江南地区那种“春天天气十八变”时晴时雨的状况。词人用两句话,十一个字传神地概括出来。并且此处虽然明写天气,暗中又刻划出那位独守空房女子的心情,也与这春天天气一样的忽晴忽阴,时喜时悲地不能自己。

  “吴社水”三句,点明地点。此言在吴地郊外一座土地庙旁的河中,拴着一艘游春的客船。女主人公感叹:时光过得多快啊!转瞬间又到了一年中的春天郊游时节。“东风”三句,再写女子触景生情的心态。她说:“东风只管自己欢快地吹拂,却不管人世间万物的命运究竟如何?我见到燕儿又重新飞来室中,可见燕子尚能留恋旧宅;反过来说那羁旅在外的人啊,却仍是不见他的踪迹。因此我这个独守空房的女子,更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无依无靠,在这初春的寒夜里,我辗转反侧一夜无眠,正是多么的难熬啊!”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过张邯郸庄
    客行长似病,烦热束四肢。到君读书堂,忽若逢良医。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两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与子还往熟,坐卧恣所宜。时时相献酬,文字当酒卮。野饭具藜藿,永日亦不饥。苟餐非其所,鲙炙为蒺藜。时清士人闲,耕作唯文词。岂独乡里荐,当取四海知。
  • 水调歌头(戊戍自寿)
    渤澥东南界,西北倚崑崙。当时推步,但知宇内有乾坤。午夜风轮微转,驾我浮空泛景,一息过天垠。俯视人间世,渺渺聚沤尘。挽天吴,摩海若,吐还吞。宁用计年,八十阳九又三阴。要自白榆星外,直至黑流沙底,山与泽俱平。不论初末度,一色界如银。
  • 送朱季公守封川
    吾乡棋社寖凋零,赖有朱家好弟兄。举酒看看故人少,阳关莫唱断肠声。
  • 铁塘江
    凉丝疏柳条,秋满石阑桥。吴越兴亡事,晨昏来去潮。云开天日近,水接海山遥。望到西陵渡,风帆影自飘。
  • 秋夜思归
    来时犹暑服,今已露漫漫。多雨逢初霁,深秋生夜寒。投人心似切,为客事皆难。何处无留滞,谁能暂问看。
  • 寄梁淑
    长忆江头执别时,论文未有不相思。雁过经秋无尺素,人来终日见新诗。心思食檗何由展,家似流萍任所之。悔学秦人南避地,武陵原上又征师。
  • 尹子渐归华产茯苓若人形者赋以赠行
    因归话茯苓,久著桐君籍。成形得人物,具体存标格。神岳畜粹和,寒松化膏液。外凝石棱紫,内蕴琼腴白。千载忽旦暮,一朝成琥珀。既莹毫芒分,不与蚊蚋隔。拾芥曾未难,为器期增饰。至珍行处稀,美价定多益。
  •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摘得青梅江岸边,儿童竞食也堪怜。山青指问红何样,说是石榴花欲然。
  • 八声甘州(和汪士安海棠下先归,前是观桃水东,至其乡真常观)
    问海棠花下,又何如、玄都观中游。叹佺巢蜀锦,常时不数,前度何稠。谁见宣华故事,歌舞簇遨头。共是西江水,不解西流。在处繁华如梦,梦占人年少,生死堪羞。任倾城倾国,风雨一春休。醉逢君、何须有约,醉留君、系不住扁舟。空又失,花前一笑,绿尽芳洲。
  • 书怀
    钓船抛却异乡来,拟向何门用不才。日晚独登楼上望,马蹄车辙满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