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寂静的秋夜,蟋蟀在尽情鸣叫。天气渐凉,南边邻家发出急促的砧杵声,正在赶紧敲打新织好的布帛,以制寒衣。
亲爱的人啊!与你相隔千里却惹我每晚独自空立想念。
凝望北方只有静静的垂帘,不经不觉月已西沉、长夜过半,却无睡意。
透过窗纱,清幽的露水早已湿漉了天井边的台阶。
问世间,有哪一对恩爱夫妻能承受这年复一年的分隔远离呢?
注释
促织:蟋蟀。
捣衣: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
九重:泛指多层。这里指遥远。
窓:同“窗”。
秋夜问答
问:《秋夜》的作者是谁?
答:秋夜的作者是谢朓
问:秋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秋夜是南北朝的作品
问: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出自 南北朝谢朓的《秋夜》
问: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的下一句是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问:出自谢朓的名句有哪些?
答:谢朓名句大全
- 偈颂七首者僧问处绝谣讹,就便牛来付与它。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消多。
- 胜胜慢(雪)红炉围锦,翠幄盘雕,楼前万里同云。青雀窥窗,来报瑞雪纷纷。开帘放教飘洒,度华筵、飞入金尊。斗迎面,看美人呵手,旋浥罗巾。莫说梁园往事,休更羡、越溪访戴幽人。此日西湖真境,圣治中兴。直须听歌按舞,任留香、满酌杯深。最好是,贺丰年、天下太平。
- 八归 湘中送胡德华芳莲坠纷,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1]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缥缈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 出自蓟北门行蓟门还北望。役役尽伤情。关山连汉月。陇水向秦城。笳寒芦叶脆。弓冻纻弦鸣。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将军朝挑战。都护夜巡营。燕山犹有石。须勒几人名。
- 亡妻王氏墓志铭标签:写人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 宿杜曲花下觅得花千树,携来酒一壶。懒归兼拟宿,未醉岂劳扶。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篮舆为卧舍,漆盝是行厨。斑竹盛茶柜,红泥罨饭炉。眼前无所阙,身外更何须。小面琵琶婢,苍头觱篥奴。从君饱富贵,曾作此游无?
- 访白玉蟾值其出题壁怪访怪,怪不在。茅君山,来相待。
- 殿上侍立寒甚小雪似来霜气清,今朝寒色倍严凝。榻前侍立无遮障,吹得半身真是冰。
- 和刘珵西湖十洲·芙蓉洲照水枝枝蜀锦囊,年年泽国为谁芳。朱颜自得西风意,不管千林一夜霜。
- 送陈天予大监同年使闽春关十载记英游,蚤喜时才近采旒。夷路著鞭方逸驾,急流回首忽扁舟。云霄正稳君犹去,尘土无边我合休。问讯后车容客否?茶山荔浦看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