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试明堂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帝王正位建造明堂重屋,明堂顶上凌空耸立火珠。
夜晚就像两个月亮升天,日晓月落高空一颗孤星。
天色明净珠光难以泯灭,云彩生起远望若有若无。
早就知晓在这太平盛世,有国宝必定出现在名都。
注释
明堂:为当时朝廷的听政殿,火珠:明堂屋顶上用来装饰美化的宝珠。
正位:谓正式登位、就职。按明堂之制,肇自上古,为帝王宣政教、祀宗祖之所。故帝王正位,必造明堂。《后汉书·皇后纪序》:“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重屋:重檐之屋。明堂建筑,上圆下方,有两层,上层祭天,下层有五室,谓之“重屋”。唐李白《明堂赋》:“采殷制,酌夏步。杂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数。”
凌空: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一作“中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水上有连理树,其树柞栎也,南北对生,凌空交合。”
夜来:入夜。唐杜甫《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双月:指火珠、月亮。满:一作“合”。
曙:天刚亮。一星:指火珠。
天净:天空明净。
遥知太平代:一作“还知圣明代”。太平:谓时世安宁和平。《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
国宝:指火珠。此以火珠指明堂顶上宝珠。名都:著名的都城。汉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名都对郭,邑居相承。”
奉试明堂火珠问答
问:《奉试明堂火珠》的作者是谁?
答:奉试明堂火珠的作者是崔曙
问:奉试明堂火珠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奉试明堂火珠是唐代的作品
问:奉试明堂火珠是什么体裁?
答:五律
问: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出自 唐代崔曙的《奉试明堂火珠》
问: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的下一句是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问:出自崔曙的名句有哪些?
答:崔曙名句大全
奉试明堂火珠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参加科举考试的省试时所作。《文苑英华》卷一八六把此诗归入“省试”类。此题唐人存诗仅此一首。
- 蓬莱游木采采兮交荫,灵飞来兮随鹤。月欲去兮仍西,风吹花兮未落。花未落兮犹春,酒依依兮如昨。王与谢兮让余,蓬莱游兮堪乐。
- 寄同年林子长郎中功名虽结少年场,看镜空惊两鬓苍。我已青冥甘蹭蹬,君今列宿倍辉光。寸心只自怀三径,尺素何妨枉一行。多谢南宫故人报,日边消息想能详。
-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弧矢面威天下,面旌旗游近面县。一面施鸟面罗,三驱教人战。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既欣盈尺兆,复忆磻溪便。岁丰将遇贤,俱荷皇天眷。
- 除夜书怀运斗寅杓转,周天日御回。夜从冬后短,春逐雨中来。鬓绿看看雪,心丹念念灰。有怀怜断鴈,无思惜疏梅。絮厚眼生缬,蔬寒肠转雷。烛光红琐碎,香雾碧徘徊。昨梦书三箧,平生酒一杯。床头新历日,衣上旧尘埃。摇落何堪柳,纷纭各梦槐。隙光能几许,世事剧悠哉!岐路东西变,羲娥日夜催。头颅元自觉,怀抱故应开。踊跃金何意,青黄木自灾。身谋同斥鷃,政尔愿蒿莱。
-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来守剑西三里城,胸中岂止俗尘生。簿书堆案惟思睡,见此魁梧觉眼明。
- 勉诸子孔子昔当戹,良以桓{魑离换隹}故。韩信伏胯下,将坛起徒步。圣贤昔未遇,未免失常度。固知天地宽,出门多龃龉。贫贱势易陵,动息要衡虑。绨袍恋故人,进食哀漂母。小人不及夕,焉知鸿鹄举。桃花倚春风,零落随夜雨。流萤曳残光,未省羲和驭。君子并松柏,挺干傲寒暑。昭然揭日星,进与众瞻睹。群儿勤修读,文行师邃古。莫学小儿辈,啾啾燕雀语。颜渊犯不校,万世共尊许。孟子善养气,策功不下禹。潢潦无根源,勿用遽歆慕。吾言可书绅,审思宜在汝。
- 挽赵秋晓蚤岁看花遍上都,谓宜东序著河图。亭亭玉树风前皎,浩浩璇源夜半枯。自是死生存定数,绝怜神骏蹶长途。此行不返神清洞,应抗龙髯去鼎湖。
- 送陈漫翁笠泽老龟蒙,蛹卧丝自裹。君从莲叶畔,亲领末后语。怜我未得闻。独茧授长绪。因兹服英悟,郁郁副奇许。士於沦胥中,搏手架栏柱。一瓦不漂零,百世保风雨。转圜信无难,灭木犹有惧。高翔要深泳,厚积堪重负。狂波浸三伏,回壑万流阻。旅情方夷犹,霁色待舍吐。樵峰浓黑散,蓼岸微红聚。进舟石门滩,小泊看佳处。
- 寄婺州周知录不到东阳六七年,干戈身世两依然。每思三虑堂中退,径向双溪楼上眠。空翠霏微浮酒斝,林烟杳霭没渔船。有人问我今何似,头秃昏昏瘴海边。
- 过薛舍人旧隐寝门来哭夜,此月小祥初。风意犹忆瑟,萤光乍近书。墙蒿藏宿鸟,池月上钩鱼。徒引相思泪,涓涓东逝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