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水调歌头(追和)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
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
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
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
短发霜黏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
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我从前如李白是钓鳌的巨手,而今却如邵平成了隐居种瓜的园丁。三伏交秋的时节重来吴县,准能欣赏到太湖美秀丽的秋景。人世风波在耳边摇荡,千古功名在身外飘浮,何时能让我张开神弓射金兵?辜负了大丈夫的雄心壮志,无奈何望着故园生愁发怔。
我常梦见受敌人蹂躏的中原,老泪纵横挥洒遍江南的大地。我有陈登志在天下的豪气,不似求田问舍的许汜。我有刘备忧国忘家之心,身在百尺高楼上卧睡。头发已稀疏还加上几根银丝,喜听清凉夜的倾盆大雨,在屋顶瓦沟上哗啦鸣脆。雄心壮志依然在,恨只恨光阴白白地随百川向东流逝。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钓鳌(áo)客:谓人有大志。
削迹:屏迹,表示隐居。
种瓜侯:引召平种瓜事。
吴会:今江苏吴县。
三伏:夏季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合称为三伏。俗谚:(第)三伏在秋。五湖:此指太湖。
旄(máo)头:星名,即昴宿,古代当作胡星。此用旄头指金兵。
孤负:即辜负。
南州:泛指南方。
豪气:豪迈的气概。
百尺卧高楼:引三国陈登斥许汜徒有国士之名,而无救世之志事。
清夜:清静的夜晚。
瓦鸣沟:即瓦沟鸣。急雨在屋顶的瓦沟上哗哗流淌。
壮心:豪壮的志愿,壮志。
付与:拿出;交给。
百川流:壮心随水东流,喻有志未伸。

水调歌头(追和)问答

问:《水调歌头(追和)》的作者是谁?
答:水调歌头(追和)的作者是张元干
问:水调歌头(追和)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水调歌头(追和)是宋代的作品
问:水调歌头(追和)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出自 宋代张元干的《水调歌头(追和)》
问: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的下一句是 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
问:出自张元干的名句有哪些?
答:张元干名句大全

水调歌头(追和)赏析

作者年轻时跟从李纲抗金,秦桧出任宰相后到处打击主战派,于是作者在绍兴年间送别胡铨及寄李纲词除名。此词标题作“追和 ”,即若干年后和他人词或自己的旧作 。查《水调歌头·同徐师川泛舟中作》中一篇,其中有“底事中原尘涨,丧乱几时休”、“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及“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 ”等句,与此词句意相近,抑或是本词所和之篇。
张元幹曾从徐俯(师川)学诗,徐俯也有相同题材的词,可惜已经遗失。徐俯因参与元符党人上书反对绍述,被遭贬,名上党人碑 ;高宗绍兴二年被召入都,赐进士出身。张元幹绍兴元年辞回福建,因此“同徐师川泛太湖舟中”所作是在建炎年间。而此“追和”之词,从“重来吴会”两句看,应是辞官南归大约二十年后的某一夏日,重游吴地所作。集中《登垂虹亭》诗有云:“一别三吴地,重来二十年”,可证。
上片自写心境,构画出一个浪迹江湖的奇士形象,目的是写他豪放不羁的生活和心中的不平。首二句就奠定了全词格调。“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皆以古人自比。钓鳌种瓜,本属隐居人的事,而皆有出典。
《史记·萧相国世家》载秦时人召平为东陵侯,春亡后隐居长安东种瓜,世传“东陵瓜 ”。这里用指作者匿迹销声,学故侯归隐。而“钓鳌客”的意味就更多一些。赵德麟《侯鲭录》:“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版,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白曰:‘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 ?’曰:‘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时相悚然。”
作者借用此典,则不单纯是为了隐逸,又把“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之意暗藏于其中。“重来吴会”两句,吴会即吴县,地近太湖,是重游故地;“三伏”“五湖秋”,拈用前词“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字面,以点出时令,也不无上文“惟与渔椎为伴,回首得无忧”的那种互相倾轧的风气下暂得解脱的寓意。以下三句愤言国事,而自己功名未立,请缨无路 。“耳畔风波摇荡 ”,谓所闻时局消息如彼;“身外功名飘忽”,谓自己所处地位如此。“耳畔”、“身外”,皆切合不管事、无职司的人的情境。南宋爱国人士追求的功名就是恢复中原,如岳飞《小重山 》词说的“白首为功名”。
“旄头 ”为胡星(见《史记·天官书 》),古人以为旄头跳跃故胡兵大起 。“何路射旄头 ”,即言抗金报国之无门,这就逼出后文 :“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这里的“ 故园”,乃指失地;“男儿志”即“射旄头”之志。虽起首以放逸归隐为言,结句则全属报国无志之意。下片这里予以申发。
过片写远望故国时百感交集的心情:“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梦可原”是由“怅望故园愁”所致。
“挥老泪”湿襟可以,但何能“遍南州”?这显然是夸张,是受风雨入梦的影响。此句大有后来陆游“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之慨。因在睡中,故不得“高卧”二字,联及平生志向,遂写出“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的壮语。借三国陈登事,以喻作者自己“豪气未除”(《三国志》许汜议陈登语 )。可见作者闲游湖海,实际上并非情愿。以下“短发霜粘两鬓”从“老”字来,“清夜盆倾一雨”应“泪”字来,是写夜晚闻雨声而惊梦事。何以会“喜听瓦鸣沟”?
这恰似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滂沱大雨倾泻于瓦沟,轰响有如戈鸣马嘶 ,可为“一洗中原膏血”的象征,此时僵卧而尚思报国的人听了怎能不激动了是的,自己“犹有壮心在”呢!壮心同雨水汇入百川,而归大海,是人心所向,故云“付与百川流 ”。——末韵结以豪情,也是顺势而下。
全词处处交织在壮志难酬而壮心犹在的复杂感情之中,故悲愤而激昂,相应地,词笔亦极驰骋。从行迹写到内心,从现实写到梦境。又一气写成,从“钓鳌客”、“五湖秋”、“风波摇荡”、“湖海豪气”、“盆倾一雨 ”、“瓦鸣沟”到“百川流”,所有的景象似乎却汇合成一股汹涌的狂流,使人感到作者心潮澎湃,起伏万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词中屡借古人酒杯言有尽而意无穷,故豪放而不粗疏。词写风雨大作有感,笔下亦交响着急风骤雨的旋律 。“芦川词,人称其长于悲愤”(毛晋《芦川词》跋),评说得当。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知命儒为贵,时中圣所臧。处心齐宠辱,遇物任行藏。关识新安地,封传临晋乡。挺生推豹蔚,遐步仰龙骧。干有千寻竦,精闻百炼钢。茂功期舜禹,高韵状羲黄。足逸诗书囿,锋摇翰墨场。雅歌张仲德,颂祝鲁侯昌。宪府初腾价,神州转耀铓。右言盈简策,左辖备条纲。响切晨趋佩,烟浓近侍香。司仪六礼洽,论将七兵扬。合乐来仪凤,尊祠重饩羊。卿材优柱石,公器擅岩廊。峻节临衡峤,和风满豫章。人归父母育,郡得股肱良。细故谁留念,烦言肯过防。璧非真盗客,金有误持郎。龟虎休前寄,貂蝉冠旧行。训刑方命吕,理剧复推张。直用明销恶,还将道胜刚。敬逾齐国社,恩比召南棠。希怨犹逢怒,多容竞忤强。火炎侵琬琰,鹰击谬鸾凰。刻木终难对,焚芝未改芳。远迁逾桂岭,中徙滞馀杭。顾土虽怀赵,知天讵畏匡。论嫌齐物诞,骚爱远游伤。丽泽周群品,重明照万方。斗间收紫气,台上挂清光。福为深仁集,妖从盛德禳。秦民啼畎亩,周士舞康庄。采绶还垂艾,华簪更截肪。高居迁鼎邑,遥傅好书王。碧树环金谷,丹霞映上阳。留欢唱容与,要醉对清凉。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渊龙过许劭,冰鲤吊王祥。玉漏天门静,铜驼御路荒。涧瀍秋潋滟,嵩少暮微茫。遵渚徒云乐,冲天自不遑。降神终入辅,种德会明扬。独弃伧人国,难窥夫子墙。通家殊孔李,旧好即潘杨。世议排张挚,时情弃仲翔。不言缧绁枉,徒恨纆徽长。贾赋愁单阏,邹书怯大梁。炯心那自是,昭世懒佯狂。鸣玉机全息,怀沙事不忘。恋恩何敢死,垂泪对清湘。
  • 答盈盈
    东风艳艳桃李忪,花围春入屠酥浓。龙脑透缕鲛绡红,鸳鸯十二罗芙蓉。盈盈初见十六,眉试青膏鬓垂绿。道字不正娇满怀,学得襄阳大堤曲。阿母偏怜掌上看,自此风流难管束。莺啄含桃未嚥时,便会吟诗风动竹。日高一丈罗窗晚,啼鸟压花新睡短。腻云织指拢还偏,并被可怜留翠暖。淡黄衫袖仙衣轻,红玉阑干粧粉浅。酒痕落肋梅忍寒,春羞入眼横波艳。一缕未消山枕红,斜睇整衣移步懒。才如韩寿潘安亚,掷果窃香心暗嫁。小花静院酒阑珊,别有私言银烛下。帘声浪皱金泥额,六尺牙床罗帐窄。钗横啼笑两不分,历尽风期腰一搦。若教飞上九天歌,一声自可倾人国。娇多必是春工与,有能动人情几许。前年按舞使君筵,睡起忍羞头不举。凤凰箫冷曲成迟,凝醉桃花过风雨。阿盈阿盈听我语,劝君休向阳台住。一生纵得楚王怜,宋玉才多谁解赋。洛阳无限青楼女,袖拢红牙金凤缕。春衫粉面谁家郎,只把黄金买歌舞。就中薄倖五陵儿,一日冷心玉如土。云零雨落止堪悲,空入他人梦来去。浣花溪上海棠湾,薛涛朱户皆金鐶。韦皋笔逸玳瑁落,张佑盏滑琉璃乾。压倒念奴价百倍,兴来奇怪生毫端。醉眸觑纸聊一扫,落花飞雪声漫漫。梦得见之为改观,乐天更敢寻常看。花间不肯下翠幕,竟日烜赫罗雕鞍。扫眉涂粉迨七十,老大始顶菖蒲冠。至今愁人锦江口,秋蛩露草孤坟寒。盈盈大雅真可惜,尔身此后不可得。满天风月独倚阑,醉岸浓云呼佚墨。久这不见予心忆,高城去天无几尺。斜阳衡山云半红,远水无风天一碧。望眼空遥沉翠翼,银河易阔天南北。瘦尽休文带眼移,忍向小楼清泪滴。
  • 无调名 赠丹阳
    酒初醒。梦初惊。月初明。性初平。如觉悟,是前程。
  • 麾蚊
    烟驱扇系手频挝,奈尔传呼又满衙。我醉不眠君不去,下帷高枕任喧哗。
  • 颂一百则
    前箭犹轻后箭深,谁云黄叶是黄金。曹溪波浪如相似,无限平人被陆沉。
  •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我梦扁舟浮震泽
    觉而思之盖南华赐物也岂复与伯固相见于此耶今得来书已在南华相待数日矣感叹不已故先寄此诗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
  • 瑞鹧鸪(除夜,依逆旅主人,寒雨不止,夜酌)
    客里惊嗟又岁除。萧萧寒雨滴茅庐。山深溪转泉声碎,夜永风摇烛影孤。冷甚只多烧木叶,诗成无处写桃符。强酬节物聊清酌,今岁屠苏自取疏。
  • 形影神三首
    标签:人生哲理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形赠影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影答形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神释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 满江红(寿东人)
    律转黄钟,尧蓂尚、零星一叶。人尽道、当年此日,诞生豪杰。我是君家门下士,三年屡献阳春雪。更此行、骑鹤上扬州,恩稠叠。君有子,文章伯。君有女,夸才色。更风流酝藉,东床佳客。胥祝长生儿祝寿,玉杯举罢金杯接。愿年年、长醉腊前梅,梅梢月。
  • 同林潘二先生登舟
    暇日衣襟嬾自船,扁舟不击任风缘。人间避暑疑无地,湖上乘凉别有天。鱼静不惊香饵下,花红偏称夕阳边。从今日日须来看,才隔秋风便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