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寥落云外山,迢遥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相思,南风吹五两。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远处稀疏冷落的山峦,在船里向远处观赏。
从长江大游出发的时候,军乐队奏乐送行,乐声晌彻整个秋空。
大地辽阔,古城长满了野草,天大的月亮很明亮,江中的寒潮很大。
按时祭祀报答神明所降福泽,并且解渔网放生。
向哪里城托相思之情呢?南风很大,船行驶得又很快。

注释
宇文太守:此人不详。太守,官名,一郡之长官。秦时称郡守,自汉时称太守。
赴:这里是赴任的意思。
宣城:据《唐书·地理志》载:“江南西道有宣州宣城郡。”在今安徽省宣城县。
寥落:稀少、冷落。
迢遥:遥远。
赏:欣赏。
铙(náo)吹:军乐队奏乐。铙,古代军中的乐器,象铃铛,有柄,但没有中间的锤。吹,管乐。
秋空:秋季的天空。
清响:清越的音响。
地迥(jiǒng):大地辽阔,辽远。
芜:长满野革,荒芜。
寒潮:带有寒意的潮水。
广:大。
赛神:旧时祭祀酬报神恩,这是一种迷信活动。
敬亭:敬亭山,在宣城北,山大有庙,庙里的神叫梓华府君。
解:解开。
罟(gǔ)师:渔夫,打鱼的人。罟,捕鱼的网。
城:城托。
吹五两:古代以风力足以鼓动起船帆为吹五两。五两,由鸡毛做成的重五两的觇测风力之物,系在船尾以候风。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问答

问:《送宇文太守赴宣城》的作者是谁?
答:送宇文太守赴宣城的作者是王维
问:送宇文太守赴宣城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送宇文太守赴宣城是唐代的作品
问:寥落云外山,迢遥舟中赏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寥落云外山,迢遥舟中赏 出自 唐代王维的《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问:寥落云外山,迢遥舟中赏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寥落云外山,迢遥舟中赏 的下一句是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
问:出自王维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维名句大全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赏析

  公元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十月初),王维时任殿中侍御史,奉命由长安出发“知南选”,其时途径襄阳,写了《汉江临泛》、《哭孟浩然》等诗,南进经夏口(湖北武昌)又写了这首五古《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和《送康太守》、《送封太守》等诗。这首诗是沿着船行进的路线来写的。

  前四句是倒写,实际上应是“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诗人的船从西江出发,秋天的天空发出清脆的响声。外面的云山外多么冷落,清静。诗人从舟中远远地看着两岸,欣赏这自然景色。铙吹,指演奏铙歌,为王维等送行。迢递,远远的。其时据《王维年谱》载: “王维……迁殿中侍御史。是冬,知南选,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

  接下来四句“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写诗人己到夏口接近宣城地界看到与想到的。着到的是,古城荒芜,月明清辉,寒潮阵阵;想到的是,宇文太守赴宣城,宣城一是能治理好的。王维把宇文太守比作比敬亭神还灵验的人。敬亭神,敬亭词中所供奉的神灵,据《太平广记》载:“敬亭神实州人所严奉,每岁无贵贱,必一祠焉。其他祈祷报谢无虚日。以故廉使辄备礼祠谒。龟从时病,至秋乃愈,因谒庙。”据文献记载,当时宣城已旱了五年,当地有些农民竟自逃至山洞中,聚众反抗官府。民穷豪富,境遇迥异,急需一个能干的太守到来。刘禹锡作为“知南选”, 王维挑选宇文作宣城太守,他是充满信心,寄于厚望。诗人接下又说,宇文太守的到来,好像替渔夫解开乱网。事实证明,宇文太守到宣城以后把宣城治理得津津有条,得到人民的爱戴,秩序很快安定。

  最后两句“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写诗人对宇文太守的思念,表现他与宇文太守的友情。送走了宇文太守,诗人折回前往岭南。一路上南风习习,刘禹锡作还想着这段时间与宇文太守相处的情况,仍念念不忘。诗人自问自答:“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这里的“想思”作“想念”讲。五两,谓两只配成一双。《诗经·齐风·南山》:“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朱熹集传:“两,二履也。” 王夫之稗疏:“按此‘五’字当与伍通,行列也。言陈履者,必以两为一列也。”作者借用此典,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这首诗写送友人的诗,景物信手拈来,淡远之境自见,借景寓情,以景衬情。诗中用典,直抒胸意,感情真挚,具有淳朴深厚之美,也流露诗人自己的隐痛。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虢州逢侯钊同寻南观因赠别(时居停务)
    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过深惭禄在,识浅赖刑宽。独失耕农业,同思弟侄欢。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放鹤登云壁,浇花绕石坛。兴还江海上,迹在是非端。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悠然此中别,宾仆亦阑干。
  • 忆秦娥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 古风其三十八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 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
    平生自是个中人,欲向渔舟便写真。诗句对君难出手,云泉劝我早抽身。年来白发惊秋速,长恐青山与世新。从此北归休怅望,囊中收得武林春。
  • 暮秋言怀
    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霜剪凉阶蕙,风捎幽渚荷。岁芳坐沦歇,感此式微歌。
  • 缘识
    世俗忙忙似海深,愚迷岂解圣人心。分明教法生虚妄,慵炼归真不易金。
  • 春晴
    柳梢梅子暗春城,深院谁家曲水横。海燕未来人斗草,野鸠相唤雨初晴。韶光纵好都来几,客抱如今作麽生。风物不堪频检校,晓来花落半阶平。
  • 戏酬正夫
    汪子怪我不作诗,意欲窘我荒唐辞。自顾拙兵苦顿弱,安敢犯子之鼓鼙。子之文章既劲敏,屡从大敌相摩治。左立风后右立牧,黄帝秉钺来指麾。蚩尤跳梁从风雨,电师雷鬼相奔驰。顷之截首挂大旆,两肩冢葬高峨危。如何韬伏不自发,欲用古术先致师。遗之巾帼武侯策,司马岂是寻常儿。应须敌气已衰竭,然后铁骑来相追。回戈坐致穷庞伏,得非欲学韩退之。嗟我岂敢与子校,唯图自守坚城陴。况兹忧窘久废绝,空馀衰老扶疮痍。开卷旧字或不识,岂能有意争雄雌。朝来据鞍试矍铄,是翁独足相撑支。检勒稍稍就部伍,亦欲一望将军旗。曹公东壁不羞走,周郎未得相凌欺。便须持此邀一战,非我无以发子奇。
  • 送彭子复临海令满秩
    相逢几何时,相与何如话。书来警吾过,切切父兄语。人生会合难,念别成悽楚。北望山千里,秋容渺烟渚。
  • 闻子瞻习射
    旧读兵书气已振,近传能射喜征鼖。手随乐节宁论中,箭作鸱声不害文。力薄仅能胜五斗,才高应自敌三军。良家六郡传真法,马上今谁最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