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昨夜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了,今夜又是如此。睡前独自饮酒,一直到初更时分才醉醺醺地归来。刚过中夜,又被惊醒,是为什么事呢?寒冷的天气,微风细细,吹动花格窗子,灯火摇曳不定。
深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想要重温旧梦,却难以继续。心中无限情绪,情人却在万里之遥。这良辰美景,空有相思的情意,却没有相见的办法。
注释
婆罗门令:词牌名。
恁:如此,这样。
和衣睡: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觉。足见寂寞无聊之极。
疏窗:雕有花格的窗子。宋·黄裳《渔家傲》:“衣未剪,疏窗空引相思怨。”
摇曳:来回晃荡的样子。
展转:即“辗转”。
云雨:指男女欢合,出自宋玉《高唐赋》。
攲(yi)枕:斜倚枕头。攲,依靠。
咫尺千里:比喻距离虽然很近,但很难相见,好像是远在千里之外一样。 咫,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问答
问:《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的作者是谁?
答: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的作者是柳永
问: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是宋代的作品
问: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出自 宋代柳永的《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问: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的下一句是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
问:出自柳永的名句有哪些?
答:柳永名句大全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赏析
本词通过描写羁旅者中宵酒醒的情景,抒写了词人的离愁和他对情人的相思。
上片写孤眠惊梦的情事,语极浑成,造境凄清。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开头二句从“今宵”联系到“昨宵”,说前一个夜里是这样和衣而睡,当天夜里又这样和衣而睡。连写两夜,而景况如一,从羁旅生活中选择“和衣睡”这样一个典型的细节,写尽了游子苦辛和孤眠滋味。两句纯用口语,几乎逐字重复,于次句着一“又”字,传达出一种因生活单调腻味而极不耐烦的情绪。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三句倒插,写入睡之前,先喝过一阵闷酒。“小饮”,可见未尽兴,因为客中独酌毫无意趣可言。但一饮饮到“初更过”,又可见有许多愁闷待酒消遣,独饮虽无意兴,仍是醉醺醺归来。“醺醺醉”三字,既承上说明了何以和衣而睡的原因,又为下面写追寻梦境伏笔。
“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用设问的语气,便加强了表情作用,使读者感到梦醒人的满腔幽怨。“霜天冷,风细细”是其肤觉感受;“闪闪灯摇曳”则是其视觉感受。
过片撇开景语,继惊梦写孤眠寂寞的心情。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主人公此时展转反侧不能成眠,想要重温旧梦,而不复可得。“重追想”三字对上片所略过的情事作了补充,原来醉归后短暂的一觉中,他曾做上一个好梦,与情人同衾共枕、备极欢洽。此处作者用反衬手法,梦越好,越显得梦醒后的可悲。相思情切与好梦难继成了尖锐的矛盾。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紧接两个对句就极写这种复杂的心绪,每一句中又有强烈对比:“寸心”对“万绪”写出其感情负荷之沉重难堪:“咫尺”对“千里”则表现出梦见而醒失之的无限惆怅。
“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此处一气蝉联,谓彼此天各一方,空怀相思之情而无计相就,辜负如此良宵。所谓“好景良天”,也就是“良辰美景虚设”之省言。“彼此”二字读断,更能产生“人成各,今非昨”的意味。全词至此,由写一已的相思而牵连到对方同样难堪的处境,意蕴便更深入一层。“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两句意思对照,但只更换首尾二字,且于尾字用韵。由于数字相同,则更换的字特别是作韵脚的末一字大为突出,“有意”、“无计”的内心矛盾由此得到强调。结尾巧用重复修辞的手法,前后照应,层次丰富,而意境浑然,颇耐人寻味。
全词通篇从睡前、睡梦、醒后几方面描述,有倒插、有伏笔、有补笔,前后照应;从一已相思写起,以彼此相思作结,飞扬灵动,层次清晰,清新质朴,凝炼生动。
- 用张济川所举诗韵漫作经霜落叶金堆地,遇雨奇峰碧满门。要识丰年在何处,牧儿横笛下烟村。
- 春日春尽花随尽,其如自是花。 ——杨女从来说花意,不过此容华。 ——谢生明月易亏轮,好花难恋春。 ——杨女常将花月恨,并作可怜人。 ——谢生
- 沁园春画舸呼风,长剑倚天,壮哉此行。指洞庭彭蠡,遍观吴楚,瞿塘滟澦,直上峨岷。帝语春温,军声秋肃,手济时屯开泰平。天应是,念蚕丛父老,公为更生。眼看四海无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想驰情忠武,将兴王业,抚膺司马,忍咎吾民。净洗甲兵,归来鼎辅,定使八荒同一云。经营事,比京河形势,更近函秦。
- 杜宇白首几人能到家,暮云残月隔三巴。巴江不是无皈路,何事年年怨□□。
- 和蒋无退怀湖山多谢君恩许引年,容亲白石与清泉。不来山下寻诗社,既向湖中棹酒船。意适更穿花坞去,兴阑还傍竹林眠。那闻高士飘然句,陡觉身轻似得仙。
- 长干寺同刘宫苑浴人看浴出如枯木,我自无心类死灰。在处秋风吹鬓发,不堪更上雨花台。
- 题谢景思少卿药寮二首维摩示清赢,宴坐丈堂中。静观世上人,百邪所交攻。我有一丸药,得之无是公。人人各安乐,淡然心地空。脱复未办此,济物存阴功。南山千岁苓,托根万丈松。下有青青草,其名为救穷。愿君时举手,采取置药笼。
- 芸隐提管诗来依韵奉答我诗如折桐,经霜为一空。尚可亲时髦,托根日华宫。莫谓背于时,会在春风中。小雨洒清明,又是一番红。
- 【中吕】迎仙客_混元珠,无混元珠,无价宝,赤水溪边收拾了。色浑浑,光皎皎,手中握定,占断人间俏。 没机关,没做作,日月任催催不老。逆行船,翻拨棹,谁知这个,清净家风好。 水深清,山色好,天下是非全不到。竹窗幽,茅屋小,个中真乐,莫向人间道。 竹风轻,花影重,酩酊一瓯琴三弄。露玄机,藏妙用,槐坛将相,看破浮生梦。 柳阴边,松影下,竖起脊梁诸缘罢。锁心猿,擒意马,明月清风,共谁说长生话。 汉钟离,官极品,南柯梦断抛金印。草鞋轻,藜杖稳,笑携日月,独步长生境。 吕洞宾,超物外,神光照破三千界。弃功名,同草芥,龟毛柱杖,一击乾坤坏。 混元初,张果老,白驴踏着虚空倒。紫云生,红雾绕,夜来一口,吞却蓬莱岛。 蓝采和,离世俗,手中拍板敲寒玉。摆天关,摇地轴,清风明月,独唱长生曲。 刘海蟾,燕宰相,梦回看破空花放。别人间,离海上,红炉片雪,打就黄金像。 广成子,千二百,崆峒高卧寒云白。帝王师,天地宅,纵横自在,物外无名客。 范蠡翁,曾佐越,五湖独泛扁舟月。是非忘,名利绝,一声短笛,受用芦花雪。 张子房,扶大汉,功名掉去青山伴。咽龙肝,吞凤卵,金丹养就,没底篮儿满。 圃田公,列御寇,乘风一撞乾坤透。呼南辰,唤北斗,梦中得鹿,觉后还非有。 朗然子,居洛下,金蟾飞去皮囊化。鬼神惊,天地怕,本来面目,不许丹青画。 住华山,乐清闲,碧洞茅庵胡乱弯。日高时,造一餐,饱来藜杖,绕顶遥观看。 谁羡他,做高官,一任穿绯挂绿礻阑,心无忧,身自安,世间少有,这个奸俏汉。 世事休,甚清幽,无管无拘林下叟。翠岩前,风月友,狂歌醉舞,烂饮长生酒。 醉时眠,醒扶头,倒在东西不识羞。亦无春,亦无秋,腾腾兀兀,且乐延年寿。 采药归,白云飞,雾锁青山仙径迷。黑猿叫,青岛啼,仙鹤前舞,引俺归洞里。 到洞中,掩柴扉,唤得仙童对着棋。闷来时,饮数杯,草鞋绊倒,不脱和衣睡。 峭壁峰,甚希奇,桧柏青松四下围。悄无人,过客稀,寂寥潇洒,冷淡闲活计。 面又酸,仓陈米,木碗缺唇破笊篱。又无盐,只有齑,甘心守分,胜如珍羞味。 穿草履,系麻条,披片蓑衣挂个瓢。半如渔,半如樵,蓬头垢面,一任傍人笑。 笑我侨,俺知道,明月清风为故交。卧白云,吹玉箫,这般滋味,世上人难晓。 一顿饥,一顿饱,毡毯羊皮破衲袄。半头砖,一把草,横眠侧卧,惹得旁人笑。 笑则笑,俺知道,万贯家缘都弃了。细寻思,无烦恼,逍遥路上,舞个蓬莱岛。
- 送朱大出关楚客西上书,十年不得意。平生相知者,晚节心各异。长揖五侯门,拂衣谢中贵。丈夫多别离,各有四方事。拔剑因高歌,萧萧北风至。故人有斗酒,是夜共君醉。努力强加餐,当年莫相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