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使者以报。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赵武灵王向北进攻中山国,大兵经房子,抵达代地,再向北直至数千里的大漠,向西攻到黄河,登上黄华山顶,与国相肥义商议让百姓穿短衣胡服,学骑马与射箭。他说:“愚蠢的人会嘲笑我,但聪明的人会明白的。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这么做,一定能把北方胡人的领地和中山国都夺过来!”于是改穿胡服。

  国人都不愿穿胡服,其中,公子成称有病,不来上朝。赵王派人前去说服他:“家事听从父母,国政服从国君,现 在我要人民改穿胡服,而叔父您不穿,我担心天下人会议论我徇私情。治理国家有一定章法,要以有利人民为根本;处理政事要有一定原则,要以施行政令为重。宣传道德要先让百姓议论明白,而推行法令必须从贵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样来完成改穿胡服的功业。”公子两拜谢罪道:“我听说,中原地区在圣贤之人教化下,采用礼乐仪制,是远方国家前来游观,让周边地区学习效法的地方。现 在君王您舍此不顾,去仿效外族的服装,是擅改古代习惯、违背人心的举动,我希望您慎重考虑。”使者回报赵王。赵王便亲自登门解释说:“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东胡;西面是楼烦,与秦、韩两国接壤。如今没有骑马射箭的训练,凭什么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国依仗齐国的强兵,侵犯我们领土,掠夺人民,又引水围灌鄗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几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为耻。所以我决心改穿胡服,学习骑射,想以此抵御四面的灾难,一报中山国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原旧俗。厌恶改变服装,忘记了鄗城的奇耻大辱,我对您深感失望啊!”公子成幡然醒悟,欣然从命,赵武灵王亲自赐给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于是,赵武灵王正式下达改穿胡服的法令,提倡学习骑马射箭。

注释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卷三。《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上起战国(前403),下讫五代(959),根据大量的史料,经精心剪裁融铸而成,内容详于政治军事,文字简练,记事周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也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赵武灵王(?—前295):名雍,赵肃侯之子,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即位。为加强边防,于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下令“胡服骑射”。胡服:战国时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窄袖短装,皮靴皮带,头戴羽冠。
北略:向北攻占。中山之地:中山国的土地,今河北定县一带。中山,古代国名。
房子:古地名,今河北临城。
代:古地名,代郡,今山西大同一带。
无穷:自代郡上出塞外,大漠数千里,故称无穷。
河:黄河。
黄华:山名,在黄河边上。
肥义:赵国的国相。
驱世:意为世上所有的人。
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
不服:不穿胡服。
制国:治理国家。
有经:有一定的原则。
令行:政令得以施行。
明德句:意思是修明德行必须先让百姓论议明白。贱,指底层的百姓。
而从政句:意思是贯彻政令首先要使贵族信服奉行。
慕公叔之义:仰仗叔父的声望。
稽首:叩头至地,是古时最恭敬的一种跪拜礼。
中国:中原地区。
则效:取法仿效。
孰图:深思熟虑。孰,同“熟”。
楼烦:古代国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负:依仗。
系累:用绳索捆绑,指被俘。
鄗(hào):赵国城名,今河北柏乡县北。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问答

问:《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作者是谁?
答: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作者是司马光
问: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宋代的作品
问: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出自 宋代司马光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问: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的下一句是 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
问:出自司马光的名句有哪些?
答:司马光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括贺新凉
    兰亭当日事。有崇山、茂林修竹,群贤毕至。湍急清流相映带,旁引流觞曲水。但畅叙、幽情而已。一咏一觞真足乐,厌管弦丝竹纷尘耳。春正暮,共修禊。惠风和畅新天气。骋高怀、仰观宇宙,俯察品类。俯仰之间因所寄,放浪形骸之外。曾不知、老之将至。感慨旧游成陈迹,念人生、行乐都能几。后视今,犹昔尔。陶渊明归去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途,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尊。引壶觞以自酌,盼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游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远。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予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画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喜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哉!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溪疑!
  • 杂咏五言八首
    难寻楚三户,不记汉千门。独有灵光殿,长因一赋存。
  • 次韵答琳老
    云水肝肠要扫除,笔头费尽淡工夫。居山应免逢京兆,过我聊当见子虚。夜卧春蒲诸念冷,晚吟秋汉一峰孤。打包来作临邛客,车骑虽无亦甚都。
  • 送马庄甫摄幕鄱阳用赵文鼎韵
    杖策冲寒不作难,弓刀结束笑谈间。便从幕府清民讼,已佐戎车靖蜑蛮。负雪幸无千里路,江湖才隔数重山。荆南桃李新开么径,屈指春融及早还。
  • 袁州州学记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睢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此年实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记。
  • 再赋
    舒女清泉满,黄姑别渚通。巴天迷峡雨,楚泽映江枫。思逐鲛丝乱,香愁翠被空。灑從琼蕊露,吹任石尤风。怨泪连疏竹,私书托过鸿。双鱼应共戏,休问叶西东。
  • 行香子(记恨)
    晚绿寒红。芳意匆匆。惜年华、今与谁同。碧云零落,数字宾鸿。看渚莲凋,宫扇旧,怨秋风。流波坠叶,佳期何在,想天教、离恨无穷。试将前事,闲倚梧桐。有销魂处,明月夜,锦屏空。
  • 赠成祕校
    四门喦下一翘英,满腹诗书学已成。讲义群庠初应辟,绛帷罗列尽诸生。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杨子
    不可得而久,其惟父母乎。谆谆爱日语,杨氏岂欺予。
  • 观壁间郑宣威早春赏杏花之作司令洪太命余即
    乍听归燕语窗栊,催放莲灯万炬红。扫尽妖氛春色外,唤回和气雨声中。时机翻覆须天定,人事扶持愿岁丰。幕府贤劳愧群彦,吟诗留俟采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