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江楼夕望招客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海天相连,一片茫茫;山川形势,又阔又长。
城的四周亮起了万家灯火,一道银河映入水的中央。
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撒满了平地,就跟秋霜一样。
能不能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的确要更加清凉。

注释
江楼:杭州城东楼,又叫“望潮楼”或“望海楼”,也叫“东楼”。
四畔:四边。
星河:银河,也叫天河。
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平沙:平地。
夏夜霜:月照平沙,洁白似霜,但却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
就:近,到。
消暑:消除暑气。
较:又作“校”。

江楼夕望招客问答

问:《江楼夕望招客》的作者是谁?
答:江楼夕望招客的作者是白居易
问:江楼夕望招客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江楼夕望招客是唐代的作品
问:江楼夕望招客是什么体裁?
答:七律
问: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江楼夕望招客》
问: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的下一句是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问: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江楼夕望招客赏析

  诗人写出了黄昏时站在楼上所看到的杭州城外繁华景色。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一首句写仲夏之夜,登上江楼,极目远眺,海天暮色“茫茫”一片,写出海上夜色。次句推展画面,山川形势,气象壮阔。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一次联泼墨挥洒,江城万家灯火四面闪烁天际银河倒映在江心。同首联所写海天茫茫、山高水阔,相互辉映。都是“夕望”之景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腹联使用了“晴天雨"、“夏夜霜"两个形象比喻。前者将风吹古木树叶的萧瑟声同雨声联系,说明酷似雨声;后者将皓月临照平沙的银白色同霜色比并说明形如秋霜。以强烈的主观想象把互相矛盾的自然现象通过艺术的对接,合情合理,使景色透射出一股清凉气息。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尾联以问答的形式,以江楼茅舍消暑“校清凉”亲切、诙谐,因口吻而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诗人登上江楼,向东望去,总览余杭山川形势,只见海天一色莽莽苍苍,山川分外开阔空旷。而当夜幕降临,城四周燃起了万家灯火,钱塘江中江船密集,待渔火纷纷点燃之时,就仿佛是天上的星河映在了水的中央。森森古木高旷而幽寒,就是在晴天也像下雨一样阴凉潮湿,月亮照在平沙之上,就是在夏天也像是落下了层白霜那样清寒。

  于是,诗人描写了俯瞰万家灯火星河灿烂的繁华夜景和月白风清的感受。用“晴天雨”来形容夜风,把风吹树叶的飒飒声和雨声联系起来;用“夏夜霜”来形容月光,又把月照白沙的颜色,和霜色结合起来,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于此可见一斑,壮美的山河,凉爽宜人的气候,加上主人的殷勤,客人便欣然而至了。

  诗人把江城夏夜的景色描写得分外美丽。不仅有海天一色山川阔大的自然之美,又有万家灯火、水中渔火的人间安宁,繁华的气象。而·古木”、“平沙”二句的描绘,便把一片清朗幽寒写得淋漓尽致,让人顿觉暑意全消,精神为之一爽——这的确是一个消暑的好地方。

  诗中所写都是寻常景物:海、天、山川、灯火、星河、风雨树木,月下的霜……但其妙处就在于在短短一首七律中用这么多事物组合出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面,就像一幅疏朗悠远的山水画,最后以人的心情作结,使整幅画更增加了人情之美。

0
纠错
猜你喜欢
  • 九和
    贯索星明方用事,金花帖至枉标名。朝无左或容邹子,家有婵媛詈屈平。忍使衣冠同坐锢,未闻逢掖自机坑。还乡何止交游绝,鸥鸟逢渠也自惊。
  • 陆使君祠二首
    梁初奄巴蜀,仍有渡沪人。汲直余蒸简,萧翁亦聚尘。杰魂犹念沛,远梦不归秦。幻化元超忽,何劳问大钧。
  • 送子坦
    老境宁容别,诸儿仕为贫。一春多卧病,几度送行人。五斗方须禄,千金且爱身。长安虽可乐,怜汝正思亲。
  • 别许季如
    久不相逢喜合簪,相从未久又分襟。扁舟自逐便风去,却恨无情江水深。
  • 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 投元郎中
    心在潇湘归未期,卷中多是得名诗。高台聊望清秋色,片水堪留白鹭鸶。省宿有时闻急雨,朝回尽日伴禅师。旧文去岁曾将献,蒙与人来说始知。
  • 浣溪沙(题馀干传舍)
    画楯朱栏绕碧山。平湖徒倚水云宽。人家杨柳带汀湾。目力已随飞鸟尽,机心还逐白鸥闲。萧萧微雨晚来寒。
  • 满江红(即席次韵宋权县彝约客)
    世道何常,都一似、水流云出。叹自古、燕巾滥宝,楚山迷璧。老我如今观变熟,行藏语嘿惟时适。似沧溟、容得乘禽飞,双凫集。花露晓,松风夕。经味永,山光吸。历岩中考第,案头月日。物欲强时心节制,才资弱处书扶掖。拟棕鞋、桐帽了平生,投簪舃。
  • 某以雨有嘉应遂占有秋辄採用家弟韵赋二绝句
    云气初看龙起湫,雨声旋听树惊秋。已教农父歌田守,更遣虞人信魏侯。纪德刊碑不厌丰,龙眠深洞一言通。坐看绿浪摇千里,拔薤栽榆未当功。
  • 程待制挽诗
    科第联三世,声名动九垓。激昂存壮志,盘错见奇才。往者分边阃,胡然避憲台。教忠知有待,馀庆接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