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示知命弟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1*1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越过一座座山,穿过一条条河,走遍这古代吴国和楚国交界的地方,兄弟俩默默地对坐在灯前,想到万里之远的家乡,互相对望着犹如在梦中一样。
你本来才华出众,名实相符,犹如桃李芬芳吸引众人来观赏,而今却服随我忍受寂寞与荒凉。不要怕寒冬来临,没有了芳香,我的生命历程已快走完,即将自由解放。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双调四十五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知命:名叔达,知命为其字,黄庭坚弟。
山又水:万水千山,指路程艰远。
吴头楚尾:指如今的江西省北部,因为其地在春秋时为吴、楚两国交界处,故称“吴头楚尾”。
梦寐:用杜甫《羌村》诗意:“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诗本指夫妻团聚,此借指兄弟团聚。
成蹊桃李:谓实至名归,无须凭借官职地位而得到人们的尊重。
草堂松桂:代指隐居。用孔稚珪《北山移文》“中山之英,草堂之灵”及“诱我松桂,欺我云壑”之字面,借指自己所居之地环境荒寂。
岁寒:一年的严寒时节。无气味:大乘佛教。
谒金门·示知命弟问答
问:《谒金门·示知命弟》的作者是谁?
答:谒金门·示知命弟的作者是黄庭坚
问:谒金门·示知命弟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谒金门·示知命弟是宋代的作品
问:谒金门·示知命弟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 出自 宋代黄庭坚的《谒金门·示知命弟》
问: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 的下一句是 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问:出自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
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谒金门·示知命弟赏析
开头两句是说知命万里远来,行路艰难 。《方舆胜览 》:“豫章之地为吴头楚尾。”豫章,今江西,春秋时为吴国之西界 ,楚国之东界,故称为吴头楚尾。
知命自芜湖登舟,溯江西行,正是经历了吴头楚尾之地。下边两句写兄弟患难中相聚的惊喜之情 。“相看如梦寐”,用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君似”二句用了两个典故。上句用《史记·李将军传》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典,借以称赞其弟知命。下句用孔稚珪《北山移文》中辞句,以“草堂”拟所居之开元寺 ,以“松桂”喻环境荒寂。
以“草堂松桂”对“成蹊桃李 ”,对偶工整,很有文采。最后二句是对远谪的慨叹,是年黄庭坚五十二岁,故曰“馀生今已矣”。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其作诗的遒劲笔法,放笔直抒天伦情谊,质朴浑厚,为宋词中之少见。
- 乌墩密印大师仁公真赞唇口能缄,眉目如笑。应外而冲,虚中而照。全身放下是全身,一点独灵常了了。
- 和孙奇父揽辔丹青久更恬,挂冠高处静尤厌。情田不是年年熟,世味安能种种帘。虎鼠乘时争用舍,鸢鱼适意自飞潜。也应及取仙舟下,同向南山看水帘。
- 送灵谷山人万树秋风一路蝉,渡头重舣木兰船。自惭蹙頞非奇骨,拟问清朝躍马年。
- 奉诏赋后苑诸殿牡丹灵囿先春启,联跗应候开。根随一元毓,瑞协两宫来。吐艳迎丹旭,扬芬散薄埃。敛烟交钿合,侧露并霞杯。耀彩珠翻树,薰空蕙供煤。化工殚巧意,不为翦刀催。
- 吉祥寺旧名永寿初李昪为徐温养子徐知训不能招提一径入垂杨,翠竹千竿粉箨香。正要银丝好看客,不须雪乳苦搜肠。兴亡徐李一弹指,文字晃黄两擅场。八十老僧无个事,犹将经卷佞空王。
- 中秋江驿示韦益莫惜三更坐,难销万里情。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
- 池鱼方池如鉴碧溶溶,锦鲤游扬逐浪中。竚看三春烟水暖,好观一跃化神龙。
- 岘山南□会要地,山水控雄壮。峨峨峙岘首,浓绿叠千嶂。群峰相迤逦,顽□厕□□。汉流纪东麓,汪汪□□涨。原隰错绮组,云□织纤纩。景物革四时,眺听增万状。羊公昔镇抚,平吴启霸王。经国有余裕,□□此登访。表表□形势。
- 严子文用范至能韵见赠再和灯花昨夜喜,诗成果符吉。长跪读新诗,绣筵鸣宝瑟。天公怪多取,未老雪满栉。出门会臞仙,戴笠卓午日。我无作诗工,而许编杜帙。珷玞圭璋,蓬艾间粟秫。鸥社愧相从,敬行顺风膝。
- 绍熙甲寅五月十七日从令尹张济之早饭狮子岩雨余山色媚晴晖,无呈孤云自在飞。坐到黄昏尤不恶,载将明月满船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