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谒金门·示知命弟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1*1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越过一座座山,穿过一条条河,走遍这古代吴国和楚国交界的地方,兄弟俩默默地对坐在灯前,想到万里之远的家乡,互相对望着犹如在梦中一样。
你本来才华出众,名实相符,犹如桃李芬芳吸引众人来观赏,而今却服随我忍受寂寞与荒凉。不要怕寒冬来临,没有了芳香,我的生命历程已快走完,即将自由解放。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双调四十五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知命:名叔达,知命为其字,黄庭坚弟。
山又水:万水千山,指路程艰远。
吴头楚尾:指如今的江西省北部,因为其地在春秋时为吴、楚两国交界处,故称“吴头楚尾”。
梦寐:用杜甫《羌村》诗意:“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诗本指夫妻团聚,此借指兄弟团聚。
成蹊桃李:谓实至名归,无须凭借官职地位而得到人们的尊重。
草堂松桂:代指隐居。用孔稚珪《北山移文》“中山之英,草堂之灵”及“诱我松桂,欺我云壑”之字面,借指自己所居之地环境荒寂。
岁寒:一年的严寒时节。无气味:大乘佛教。

谒金门·示知命弟问答

问:《谒金门·示知命弟》的作者是谁?
答:谒金门·示知命弟的作者是黄庭坚
问:谒金门·示知命弟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谒金门·示知命弟是宋代的作品
问:谒金门·示知命弟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 出自 宋代黄庭坚的《谒金门·示知命弟》
问: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 的下一句是 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问:出自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
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谒金门·示知命弟赏析

这首词是黄庭坚于哲宗绍圣三年(1096)在黔州(四川彭水)所作。知命是黄庭坚之弟,名叔达。这首词充分抒写了兄弟间患难相依的深情厚意。
开头两句是说知命万里远来,行路艰难 。《方舆胜览 》:“豫章之地为吴头楚尾。”豫章,今江西,春秋时为吴国之西界 ,楚国之东界,故称为吴头楚尾。
知命自芜湖登舟,溯江西行,正是经历了吴头楚尾之地。下边两句写兄弟患难中相聚的惊喜之情 。“相看如梦寐”,用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君似”二句用了两个典故。上句用《史记·李将军传》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典,借以称赞其弟知命。下句用孔稚珪《北山移文》中辞句,以“草堂”拟所居之开元寺 ,以“松桂”喻环境荒寂。
以“草堂松桂”对“成蹊桃李 ”,对偶工整,很有文采。最后二句是对远谪的慨叹,是年黄庭坚五十二岁,故曰“馀生今已矣”。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其作诗的遒劲笔法,放笔直抒天伦情谊,质朴浑厚,为宋词中之少见。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
    相予阴威,厥功浩浩。一岁之功,何以为报。府有珪币,我其敢私。肃肃孔怀,于以将之。
  • 和鲁漕喜雨韵
    下车逢好雨,清兴一何长。暑退郊原爽,风生院落京。登楼延夜月,绕树探秋香。况得陪诗社,从容乐岁穰。
  • 二月初山上作
    与春相别云一岁,辽鹤有恨不足加。意韵寂寥莫我适,起逐春风山迳斜。春风自与时窈窕,岂为来开桃李花。不然春来已几日,何处桃李不枯槎。乃知桃李善卑陬,远交深托待纷葩。政如世间妩媚子,巡墙倚户渐齿牙。公卿初岂以尔故,腰金佩玉牢声华。区区更怜蜂蝶辈,草根花底为生涯。此理前人未见之,我今独得频咨嗟。生无京国名园分,况此边城万里沙。
  • 和友人见题山居
    避时多喜葺居成,七字君题万象清。开户晓云连地白,访人秋月满山明。庭前树瘦霜来影,洞口泉喷雨后声。有景供吟且如此,算来何必躁于名。
  • 和李尧俞郎中西归有感
    去留出处勿相关,炼得心丹已九还。自有文章为鼓吹,只将廓庙等云山。百年有酒堪留念,万事无心忘驻颜。郎署分符旧名姓,安知不在覆盂间。
  • 宁府上房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樵童自入园来献海棠因赋二章1
    深蔓迷归路,荒蹊未有家。谁知寒雨里,也作小春花。菌紫松间茁,菘黄涧底芽。道人新破戒,窗外种红茶。
  • 读唐人愁诗戏作
    少时唤愁作底物,老境方知世有愁。忘尽世间愁故在,和身忘却始应休。
  • 华亭百咏思齐堂
    伊昔弦歌治,能声著海隅。升堂想遗迹,励志欲齐驱。
  • 湖楼
    奔走何时得小闲,几年心事入苍湾。小楼正在湖深处,输与吾徒日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