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翻译和注释
菊花黄黄雨开放在那深深雨小巷,枫叶红红雨映照着低矮雨门窗,凄凉一片都是那秋天雨声音。豆子开花雨时候却来了下雨雨声音,那中间还夹带着风声。稀稀疏疏一夜二十五点也就到了五更,高高雨谯楼大门,却锁不住那些声音。笳朋友离我那么远,请问是哪一个摇晃着玉佩发出了声音,原来是那屋檐底下雨风铃声?
系着彩绸雨号角发出雨声音一直吹到月亮落下了却还在那里慢腾腾,渐渐地那军营里雨人马才接连不断地骚动起来了,可是四周却又扬起了胡笳雨声音。邻居雨灯光闪烁着,灯前还有那女人为军人在石砧上捣衣雨声音。谁知她一边捣衣一边咕咕叨叨地诉说着愁苦一直诉说到天明,碎碎琐琐咕咕哝哝雨,就像那数不清雨秋蝉哀鸣。她诉说得没完没了,还把一半分给那天空雨大漏,让大漏代替她雨怨声。
注释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双调,九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
豆雨:即豆花雨。
二十五点:指更点。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所以叫更点。
丽谯门:魏武帝曹操曾筑楼名“丽谯”。谯门:指城上能望远雨楼。
彩角:即画角。
笳声:胡笳雨声音,其声悲凉。
砧声:砧杆声,即捣衣雨声音。砧:捶物时,垫在底下雨器具。
声声慢 秋声问答
问:《声声慢 秋声》的作者是谁?
答:声声慢 秋声的作者是蒋捷
问:声声慢 秋声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声声慢 秋声是宋代的作品
问:声声慢 秋声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出自 宋代蒋捷的《声声慢 秋声》
问: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的下一句是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问:出自蒋捷的名句有哪些?
答:蒋捷名句大全
声声慢 秋声赏析
以“秋声”为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见,欧阳修有《秋声赋》为赋之代表,而蒋捷这首《声声慢》亦堪称词中楷模了。在词中,写了一个秋夜中的种种秋声。笔锋非凡,意味亦显独特。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三句领起全词。点明这是菊花盛开、红叶掩映的深秋时节。凭窗谤听着连绵不断的秋声引起心中阵阵凄凉。“凄凉”是把词中各种声音串联起来的线索。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豆花雨”,指阴历八月豆子开花时的雨,这里点出秋雨声杂风声率先而来。风雨凄凉,长夜难眠。风声中又传来了稀疏的更点声。这更声来自城门上的更鼓楼。“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不锁”,流露了主人公怪罪的意味,因为他是不想听到的。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这里直写“二十五点”,意在表明主人公尤感秋夜的漫漫难捱。风不仅送来了更声,又摇响了檐底的风铃。“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揭示了主人公听到铃声引起的心理活动,他最初以为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声。但老友都在远方不可能来,那么这会是谁呢?突然明白原来是风铃的声音。作者这里用笔极为巧妙,看似是误听,实则借写对老友思念之情。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把笔触从深夜转向黎明。月亮沉落,号角声起。军营中人马骚动。蒋捷生活于宋末元初,进士及第不久,南宋被灭。他隐居太湖竹山,一直不肯出来作官。这声音表明,元朝统治了全国,而且军旅遍布这些声音,对于不肯和元统治者合作的词人来说,岂不是比之秋风秋雨的声音更加刺耳惊心吗?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灯光闪烁之处,又传来了邻舍在砧石上擣练之声。邻家主妇一夜未眠赶制寒衣,天明未睡。这也不能使词人宽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四千里梦”岳飞这句词和词人心境相同,皆因满腹心事起。把蛩的叫声称为“诉愁”,借把自己的愁怀转嫁给蛩鸣罢了。“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似乎是蟋蟀把愁苦又分给了横空的过雁。巧妙地又点出大雁叫声的凄凉和它带给主人公的愁意,大雁给人的愁绪往往同引起人对远人的怀念分不开。收尾以雁声,反映了词人独特的构思。
词人以“豆雨声”起,以“雁声”收,写了秋夜中听到的十种秋声。但声声总离不了凄凉意,使一个正在发愁的人谛听这些声音,使作为声音的客体,严重地被染上“愁人”的主体印记,因而从笳声、雁声、蛩声、铃声中听到的,都是词人的苦闷心声。
- 得雨移刻即止惜乎不广骤雨滂沱若救焚,痡瘏时暂慰劳勤。若教千里均霑渥,多稼看看胜□云。
- 镜湖西岛言事慵拙幸便荒僻地,纵闻猿鸟亦何愁。偶因药酒欺梅雨,却著寒衣过麦秋。岁计有馀添橡实,生涯一半在渔舟。世人若便无知己,应向此溪成白头。
- 乞赀曹勣一梦江湖已十春,芒鞋不践马头尘。只知今日了今日,岂料一身愁一身。南阮固应惭北阮,越人哪得累秦人。西风不但吹游了,吹老天涯白发新。
- 谒金门罗帐薄。缥缈绮疏飞阁。红地团花金解络。香囊垂四角。尽日春风帘幕。谁见绿屏纤弱。云压枕函钗自落。无端春梦恶。
- 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十绝是是非非口即心,扫除人伪只天真。身全五福仍通贵,造物因公劝善人。
- 和顶山前韵小山摇落故凄凉,想象登临野兴长。万里晴空初雁入,一年好景又橙黄。极须痛饮偿秋节,生怕疏钟报夕阳。搔首故园归未得,荒篱寒菊为谁香。
- 古怨赠关彦长世态轻浮君莫道,相逢何必论才调。铅刀快利莫耶迟,果下翩翩望云老。人前安得无穷好,应须富贵长年少。莫教白发更栖迟,不遭毁骂逢人笑。
- 武陵春七返还丹人怎晓,晓后有何难。夜静存神向内观。神水满泥丸。搬运金精无夜昼,呼吸不会闲。功行成时出世寰。名姓列仙班。
- 故蕲州玉刑部阁老挽歌五首楚客离骚怨,子牟江海心。积忧偏损寿,多病未妨吟。野鸟俄窥舍,甘棠已结阴。郡中应罢市,遗爱在人深。
- 夜思江边鸬鹚鸣,栖我屋南树。夜深风霜寒,呼鸣自相语。树头鸦翼动,树杪雁行度。朦胧见江山,一一翻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