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楼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宫殿高大雄伟与天际相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鲜花遍地,藤萝缠蔓。何时经历过刀枪剑戟、战火烽烟呢?
自从做了俘虏,心中忧思难解,已是憔悴消瘦,两鬓斑白。记忆最深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乐队还在演奏着别离的悲歌,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

注释
破阵子:词牌名。
四十年: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三十八年。此处四十年为概数。
凤阁:别作“凤阙”。凤阁龙楼指帝王能够居所。霄汉:天河。
玉树琼枝:别作“琼枝玉树”,形容树的美好。烟萝:形容树枝叶繁茂,如同笼罩着雾气。
识干戈:经历战争。识,别作“惯”。干戈:武器,此处指代战争。
沈腰潘鬓:沈指沈约。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潘岳。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辞庙:辞,离开。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犹奏:别作“独奏”。
垂泪:别作“挥泪”。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问答

问:《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的作者是谁?
答: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的作者是李煜
问: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是唐代的作品
问: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出自 唐代李煜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问: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的下一句是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楼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问:出自李煜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煜名句大全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赏析

  此词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沈腰”暗喻自己像沈约一样,腰瘦得使皮革腰带常常移孔,而“潘鬓”则暗喻词人自己像潘岳一样,年纪不到四十就出现了鬓边的白发。连着这两个典故,描写词人内心的愁苦凄楚,人憔悴消瘦,鬓边也开始变白,从外貌变化写出了内心的极度痛苦。古人说忧能伤人,亡国之痛,臣虏之辱,使得这个本来工愁善感的国君身心俱敝。李煜被俘之后,日夕以眼泪洗面,过着含悲饮恨的生活。这两个典故即是他被虏到汴京后的辛酸写照。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得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此词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汤泉二首
    山半炎泉涌不停,阴阳为炭自燻蒸。天公不许杨妃见,留待年年浴众僧。
  • 渔家傲
    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白锦顶丝红锦羽。莲女妒。惊飞不许长相聚。日脚沈红天色暮。青凉伞上微微雨。早是水寒无宿处。须回步。枉教雨里分飞去。
  • 题长庆四年历日尾
    残历半张馀十四,灰心雪鬓两凄然。定知新岁御楼后,从此不名长庆年。
  • 望江南/忆江南
    歌席上,无赖是横波。宝髻玲珑敧玉燕,绣巾柔腻掩香罗。人好自宜多。无个事,因甚敛双蛾。浅淡梳妆疑见画,惺忪言语胜闻歌。何况会婆娑。
  • 辛亥二月望祭斋公因游甘园
    山入湖光碧四围,棋枰零落葑田稀。蒲芽短短鸳鸯冷,惟有渔师几纲归。
  • 客怀
    年年春暮客天涯,愁见东风飏柳花。自叹身如梁上燕,营巢长傍别人家。
  • 送法宝禅师
    平生夫铁脚,道价喧宇宙。望礼东南云,吾今独何后。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初闻饮光笑,复作空生瘦。今年退后禅,袖手不肯叉。真成菩萨魔,未免化城咎。白月悬清光,大锺得辞扣。知止一何勇,随缘岂无复。丰台两禅子,三请期一觏。翩然挈瓶盂,百里往相就。古寺风雨余,触目初邂逅。夙昔有静缘,欢然宛如旧。教我早自异,业成谁得救。世故已备尝,踌躇复何候。钻火勿停手,时来自渠透。殷懃礼白足,吾为太山溜。
  • 寓题
    把酒直须判酩酊,逢花莫惜暂淹留。假如三万六千日,半是悲哀半是愁。
  • 满江红 寄张蓝山
    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一夜雨、朔风吹浪,浪高于屋。梦觉蓬窗无共语,此时正自怜幽独。道蓝山老子送诗来,挑灯读。辞与理,俱能足。从别后,情尤笃,想鬓毛如鹤,目睛如鹘。四海如公知已少,有心日日相追逐。恨濯缨亭远水萦纡,山重复。
  • 偈四首
    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高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