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兰山寄张五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翻译和注释
译文
登上这白云缭绕的万山峰岭,心头升起一种超脱尘俗的喜悦。
我试着登上高山遥望远方,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愁绪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边林中树木好似颗颗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能载酒来这共饮,于重阳佳节对酌同醉。
注释
万山:万山,一名汉皋山,又称方山、蔓山,在湖北襄阳西北十里。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有人怀疑张五为张八之误。
“北山”二句: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两句由此变化而来。北山:指张五隐居的山。北:一作“此”。隐者:指张五。
相望:互相遥望。试:一作“始”。
“心随”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一作“清境”。
归村人:一作“村人归”。
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
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
“天边”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中有:“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这两句似是据此变化而成。
荠:荠菜。洲:又作“舟”。
何当:商量之辞,相当于”何妨“或”何如“。
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秋登兰山寄张五问答
问:《秋登兰山寄张五》的作者是谁?
答:秋登兰山寄张五的作者是孟浩然
问: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的作品
问: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出自 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
问: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的下一句是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问:出自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
答:孟浩然名句大全
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
关于此诗题中的“张五”指谁,历来有争议。一说指张諲。张諲曾隐居于襄阳东南三十里的鹿门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北对万山(一说兰山),因登临以望张五,并写此诗寄意。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 绝句四首巾车初扣槿花篱,物物来前总要诗。一句坐来模写了,雨鸠飞下老梅枝。
- 九日登陆麻兰坂客路逢佳节,无欢更益愁。前山造云日,登陟不因游。
- 虞乡北原泽北村贫烟火狞,稚田冬旱倩牛耕。老人惆怅逢人诉,开尽黄花麦未金。
- 玉漏迟絮花寒食路。睛丝罥日,绿阴吹雾。客帽欺风,愁满画船烟浦。彩柱秋千散后,恨尘锁、燕帘莺户。从间阻。梦云无准,鬓霜如许。夜永绣阁藏娇,记掩扇传歌。剪灯留语。月约星期,细把花须频数。弹指一襟幽恨,谩空倩、啼鹃声诉。深院宇。黄昏杏花微雨。
- 再用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韵赠周教授矻矻守枯策,头童未起家。居陋妇勃溪,食贫儿讙哗。养高有骜岸,战胜无纷华。黔浴如可移,谁辨鹄与鸦。
-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回君是同舍客。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雕舆藻卫拥千官,仙洞灵溪访九丹。隐暧源花迷近路,参差岭竹扫危坛。重崖对耸霞文驳,瀑水交飞雨气寒。天洛宸襟有馀兴,裴回周矖驻归銮。第六十六卷
- 上元前雪三绝句天公似管人间事,近事传闻半是非。但使麦田饶雨雪,饥人得饱未相违。
- 次平江知府邹编修韵曾驾铁船惊海涛,想应不怕浪头高。鄞江一滴浑无有,切莫妄传深几篙。
- 陈士淳主簿举似与严庆曾主簿邓伯允仙尉同到说着幽岩意已清,那堪地近一牛鸣。尘萦俗累不容到,若见山灵烦寄声。